冷!冷!冷!春节前后,我省的寒冷状态依然反反复复。来自气象部门的数据显示,进入1月份以来,多地日照时数创新低。近几日,记者几乎每天都收到手机APP发来的山西部分地区有降雪、再一次进入“速冻”模式的通知。
持续下降的气温却没有“冻住”经济“脉搏”的波动。尽管冷空气给生活带来诸多影响,但市场上无论是御寒的鞋服、果腹的美食,还是“沉寂”了半年多的取暖用品,都迎来了一年中的销售旺季。冬日经济在老百姓对吃、穿、用等方面消费热情的烘托下,也热闹起来。
食物御寒
1月30日、31日,90后太原市民小乔在微信朋友圈里晒出的两顿正餐居然全是火锅,她附加描述说:“只有火锅才能让我不被冷空气冻住,喜欢!”
强冷空气的到来,直接把省城太原的气温“吹”到了零下十几度,气温持续走低,天气变得寒冷,让火锅、羊肉汤等冬天的经典食物一下子变得亲切又温暖,像小乔一样靠美食御寒的人并不在少数。
“一到冬天,我和朋友们最喜欢去的餐厅非火锅店莫属。尽管不断有人告诫我们,火锅吃多了容易上火,火锅里富含嘌呤,火锅热量比较高……但是这么冷的天,谁能拒绝火锅的诱惑啊!”小乔笑嘻嘻地对记者说。
“每天早上6点就有来吃早饭的顾客,到晚上10点多也还是有人。”记者在太原千峰南路一家羊汤馆看到,虽然已是晚上9点,顾客依然坐满了每个桌子,一位服务员告诉记者,天气越冷生意越好。
实际上,记者在咨询营养专家后发现,火锅、羊汤等确实是冬季滋补的首选。羊肉、牛肉、鸡肉、虾、海参等食物中富含蛋白质及脂肪,产热量多,御寒效果最好。不过营养专家也建议,市民在选择火锅的时候不要选择过于辛辣的麻辣锅底,菜品也要多选择茼蒿、海带等素菜,做到荤素搭配,防止热量超标、蛋白质过多的问题。
草莓受伤
有人欢喜有人愁。火锅店老板笑开颜的同时,草莓园的主人就没那么开心了。往年,寒冬时节正是新鲜草莓的上市时节。然而,受长时间寒冷天气影响,今年我省不少地方的草莓都被“冻”得有些受伤。
晋中市太谷县王永强的草莓园位于太太路的路边,园里一共有5个大棚,3个种草莓,2个育苗。然而,从去年到今年,一波又一波来袭的寒潮让他的心怎么也放不下来。
“去年10月底开始,多云的日子就多起来了。草莓开花的时候碰到阴天,蜜蜂就不愿意出来采花授粉,到了果实膨大期,温度上不去,草莓就会长不大。”王永强对记者解释说,为了给草莓保温,他早早就给大棚套上了双层保温膜,不过作用似乎并不明显。一个事实是,我省从去年11月就开始的寒冷天气,不仅让草莓的成熟过程变慢,也直接导致了产量的减少。
去年,考虑到“章姬”的口感好于“红颊”,他便在2个大棚里种上了“章姬”,也就是大家俗称的奶油草莓,专供人们采摘,按照今年的情势看这批草莓的情况不容乐观,“减产是肯定的了。”王永强的遭遇不是孤例。记者了解到,今年我省草莓的上市时间整体普遍晚了半个月左右,价格也有所上升——较好吃的品种往年每斤价格在15元到20元,今年一上市就涨到了40元,近段时间有所回落,但仍在每斤25元左右。
外卖火爆
1月30日送了30多单,1月31日送了40多单……忙到下午3点多钟才有片刻休息时间的白师傅及同伴们跟记者闲聊起来,近段时间“忙”成为他们的共同话题。原来,随着气温的降低,太原的外卖市场已持续火热了一段时间。
“从每天接单的业务量来看,这周又比上周环比增长了15%左右。”某网络订餐平台的一位工作人员在电话中对记者表示,近期订单增长势头很猛,目前他们又开始新一轮的招聘,预计未来外卖业务还将持续升温。
“从上午忙到现在,刚刚吃过饭。”白师傅告诉记者,接单的多与少和天气有很大关系,“天气越冷单子就会越多。”一旁的外卖员小刘也很认同,“以前下午还能休息一会儿,最近忙得吃个午饭歇一下就要立马去接单,一到午高峰和晚高峰更是马不停蹄地到处跑。”记者打开网络订餐平台看到,各种快餐、西餐、饮料、西点等餐饮琳琅满目。上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相较而言快餐类的点单偏多,并呈现出午高峰增长高于平均值,“我们做了统计,每年的夏季和冬季都是外卖需求最旺盛的季节,随着气温逐渐降低,外卖接单量还将持续增加,为此我们已在门店张贴招聘广告,全城招揽外卖员。”
需求温暖
持续寒冷模式开启后,市民们的“温暖需求”增长,市场上的取暖用品也得到很多人的青睐。1月30日,在太原市新建南路的一家电器卖场里记者看到,各种品牌和型号的电暖器、“小太阳”和洗烘一体机等电器以“强烈推荐”的姿势被摆放在显眼位置,其中不乏西门子、小天鹅、松下等主流品牌,引来不少人前往选购。
“我们住的老房子不太保温,北面的房间光靠暖气还是不够,所以过来看看。”一名正在挑选电油汀的消费者说。
另一位经营户表示,他去年11月中旬就开始销售电暖器,由于天气持续寒冷,这些商品的销量一直不错。“今天一天,卖出了5台小太阳,你看现在就剩下这几台样品了。”他表示。
记者走访中发现,目前市场上各类取暖设备因材质、品牌、外形等不同,价位从几十元到几千元不等。有商家表示,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在购买的时候,会偏爱一些便于移动的小型取暖设备。“去年开始有一种新商品——踢脚线取暖器颇受欢迎。作为暖气片的一种,这种取暖器被设计成踢脚线的方式,可以装在房间的周围,不占用空间,使用时暖气可以沿房间周围平均散热,因此比较受消费者青睐。”一位商家告诉记者。
有业内人士提醒,电暖器功率较大,使用时一定要选用合格的三孔插座;要将其放在老人、孩子不易触碰的地方,防止烫伤;不要在电暖器上烘烤衣物,这样容易让热量无法散出,造成机器损坏。
本报首席记者 王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