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

运城盐湖区乡村振兴一路好风景

  本报运城2月28日讯(记者杨永生 通讯员乔靖鸿)“盐湖要强,农业必须强;盐湖要美,农村必须美;盐湖要富,农民必须富……”连日来,运城市盐湖区相继召开区委全会、区两会和区委农村经济工作会一系列会议,全面聚焦“三农”工作,实施政策、资源、资金倾斜,激发改革创新活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取得新突破。
  盐湖区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试点建设,积极落实“八大提档升级行动”,3个万亩农业带初步形成,20个标准示范园加快推进,建设9个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9家,打造全省最大的日光温室冬枣基地,出口果品近4万吨,远销美国、澳大利亚等40余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新型职业农民电商培训4705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达到1300家,荣获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扎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被确定为全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县。
  该区着力完善农业产业体系,在北部峨嵋岭特色经济带,开发槐米茶,研发槐米酒,延伸双季槐产业链条;加快建设三路里镇千亩有机旱作核桃基地、上郭乡南陈村200亩酥梨新品种基地、上郭乡邵村北京便宜坊肉鸭养殖基地;在中部涑水河高产高效优质带,广泛应用“日晒高温覆膜法”、打造盐湖韭菜品牌,引进种植新技术、促进甜瓜产业提质增效,成立盐湖冬枣协会,对接中国林业大学,打造盐湖冬枣品牌;在南部中条山生态观光带,新建3000亩皂荚基地、2000亩花椒基地,发展特色经济林产业。加大推进“三品一标”认证,新增绿色食品认证产品2个,面积1000亩。
  该区不断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完善农村产权交易网络平台建设,完成305个行政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引导成立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探索“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鼓励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中农乐、山西阜民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该区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拆违治乱为抓手,深入开展“五大专项行动”,完善监管考核机制,厘清启迪桑德公司和乡村的职责,激发专业公司和干部群众两方面活力,全面提升乡村环卫水平;推动16个试点示范村提档升级,开展治污、改厕、修路、供暖、煤改电等一体化改造;建设10个重点园林村,在房前屋后、村庄周围“见缝插绿”,打造一条50公里的林业精品循环圈;建设2个特色小城镇,集中资金,重点抓好道路、排水、亮化、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配套设施,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9-02-28期

  • 第2019-02-27期

  • 第2019-02-26期

  • 第2019-02-25期

  • 第2019-02-24期

  • 第2019-02-23期

  • 第2019-02-22期

  • 第2019-02-21期

  • 第2019-02-20期

  • 第2019-02-1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