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太原和平北路的赵女士有点郁闷。五天前,她在商场买了一件羊毛衫,700元钱,没两天听说商场搞活动,那件羊毛衫便宜了100元。赵女士去找售货员:“我买的时候也没有提醒我要搞活动,现在这100元能不能退掉?”正如预料中,售货员没有答应。
回到家中,90后女儿正在试用刚从京东购买的电动牙刷,一支牙刷500元,开关一摁,嗡嗡震颤。女儿美其名曰:“体验感超棒,不仅可以享受七天无理由退换,还享受15天保价服务。”
于是,60后的赵女士不禁感叹,现在的时代已经告别了她成长的那种物资匮乏的年代,可是她已然习惯了100元可以买多少米面油的生存算计模式,而年轻人的消费更注重的是享受,她们甚至不喜欢商场里售货员的过度热情,更愿意选择各大电商平台,主宰并享受购物。
实用性和必要性成消费动因
事实上,赵女士的消费观念代表了如今一大批中年人。他们相比外观而言,更注重商品的内在质量和性能,在进行消费时,往往精心比较和分析,做到心中有数。
45岁的刘先生这些天正忙着到处打听针对高三艺文学生的补习班。他的孩子作为2019应届高中毕业生,刚刚在春节前后报名参加了几所艺术院校的招生考试。
“几场考试下来,孩子感觉还不错。接下来这几个月,要努力把落下的文化课补起来。”刘先生说。
据刘先生介绍,儿子从小喜欢摄影,这些年为了满足孩子的这个爱好,家里添置了不少摄影器材,也上过培训班,花费了家里很大一部分收入。高二之后,孩子开始上艺考辅导班,每年又是数万元的支出。
“文化课补习班,我问了一下,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刘先生说,对于孩子的兴趣爱好以及在学习上的各项支出,他和妻子一直是持支持态度的。“大人可以省着点,就希望孩子能考上个好大学,将来有个好前程。”
在刘先生心里,这笔教育投资的实用性和必要性是促动他消费的决定性因素。
当然,中年人也会被新产品所吸引,但他们更多关心的是新产品是否比同类旧产品更具实用性。
在同事朋友眼里,李蕾算是个十足的“电子产品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从青年人过渡到中年人行列之后,李蕾购买电子产品的频率也随之有了改变。“最近新上市的一款手机,自己也关注了一段时间,实际外观的确很赞,但对比下来,在性能上并没有比我正用的这款机型有很大提升。”在进行了数据比对后,李蕾还是果断地放弃了购买。
“中年危机”下的理性消费
“九折八折都不能打动我,五折六折还凑合,三折四折就必须仔细看看。”刚刚过完45岁生日的刘女士在网上和朋友这样开着玩笑。“去天美都是长长见识感受一下,去天美杉杉才是下场花钱。”
尽管是一句自嘲,但却是她的真实内心。用她的话讲,意识到自己已人到中年后,就开始有了危机感,便不再入手新款上市的衣服,非季末打折不买,潮款时髦款更是不予考虑,基本款、经典款才是消费的理由。
“要么房贷要么车贷,孩子上学的时候还想报个学习班、补习班,工资没有提多少,但是花费倒是越来越多,看看家里,觉得自己衣服太多,所以就不再追求时尚,简单点就好。”刘女士略显无奈地说着。
事实上,像刘女士这样的中年人虽然掌握着家庭中大部分收入和积蓄,但由于他们上要赡养父母,下要养育子女,肩上的担子非常沉重。他们中的多数人懂得量入为出的消费原则,开支很少有像青年人那样随心所欲。
“到了中年,父母开始体弱多病,孩子也在一天天的长大,中学需要花钱,大学需要花钱,以后结婚生子成家也得需要花钱,所以想想真的是不敢随意地乱花钱。以前大手大脚习惯了,现在什么事儿都得把持好自己的口袋。”在一家私企上班的高伟曾经是一位“悦己型”消费者,可随着年岁的增长,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他告诉记者,如今的自己花钱没那么敞亮了,消费开始变得很理性,会想买什么东西更划算,性价比高不高,先是给孩子买再是给老人买,最后轮到考虑自己的时候却心想算了吧,凑合凑合就这样得了。
健康消费的“剁手族”
“双11购物车里的烟熏美妆,换成了养生枸杞。”网络上这句调侃,用来形容70后为代表的中年一族最恰当不过。
70后逐渐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发挥着自己的能量。但高强度的工作,也让他们感受到了中年危机正在逼近:办公室坐久了浑身酸痛,天冷学会了添秋裤,天热也不敢大口喝冰水。据网上一份购买力调查表显示,中年消费者已经逐渐成为购买保温杯、足浴盆、按摩椅等产品的中坚力量。
事实上,诸如“保温杯里养生枸杞”这样的调侃也是有迹可循的。去年“双11”过后,阿里健康发布的数据显示:“健康”品质消费悄然成为消费升级的主力军,而作为上有老、下有小的70后和80后,“管大管小管全家”,平均消费是90后的1.5倍。同时,据阿里巴巴和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的一份报告显示,60后和70后人群对健康生活品质尤为看重,养生器具、血压计和血糖仪分列这部分人群最爱买的健康产品前三位。同时,购买的医学美容支出是上年的4.4倍,抗衰老、除皱产品、水光针等成为热门。
此外,健身、徒步运动也成为中年一族的重要消费点。
45岁的郭女士坚持每日健身一小时已经有三年了。平时穿衣服并不太讲究品牌的她,提到健身的装备却始终不含糊。在她的购物计划中,瑜伽卡和健身所需的装备是一笔重要开支。
“孩子在外地读大学,父母身体健康。希望趁生活压力不算大的时候,尽可能地享受一下生活。”53岁的史先生有一家自己的公司,平日不太忙的时候,喜欢约上三五好友徒步旅行。
据《2018中国徒步旅游分析报告》显示,参加徒步旅游的人群中,41至60岁的消费者最多,占比高达68%,其次是22至40岁的青年人,占比24%。可见有一定经济基础、闲暇时间和较为充沛体力技能的中年人成为了徒步旅游的消费主力。
没错,这批中年人已经不知不觉成为了健康消费的“剁手族”。
本报记者桑莉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