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深度报道

让国有资产管理再上一个新台阶

  • 省城桃园北路上一家晋商银行营业网点。

  •   “实行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向人大报告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这项制度的建立,目的是管好、用好国有资产,发挥效益,造福人民,意义重大。”在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上,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汤俊权建议,“相关部门尽快落实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指导意见,加快出台实施意见,明确出资人责任,为实现用好管好国有资产的目标打下制度基础。”
      他的建议仅是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及省人大代表们对如何更好地管理全省国有资产的建议之一。

    非金融国有企业要理顺体制

      《山西省2017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显示,目前,国有企业在加强党的建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市场化运行方面尚存在许多不足。
      “这就需要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理清、理顺管理责任,健全管理制度。同时,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水平。”为改变这一状况,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成锡锋建议,“另外,针对过去我省国有企业管理比较粗放,国有资产投向、布局等情况了解不多,特别是风险控制重视不足,国有资产监管还存在漏洞等问题,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不仅宏观上要健全,企业层面微观的管理更要健全和完善。”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刘美则认为,要加强对国有企业兼并重组、破产清算等国有资产的处置、收益分配情况方面的监督。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乔光明建议,加强领导班子队伍建设,完善管理机制,切实保障各项具体措施落实到位。
      “山西省国企改革下了很大功夫,取得了初步成果。”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卢捷说,“对于国有控股集团或其子公司,主营业务基本面向市场,应加大员工持股试点范围,充分调动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使改革红利更多地惠及企业全体员工。”

    国有金融企业要提高融资能力

      “全省国有金融企业规模太小,全国占比太小,整体经济规模小,负债率高,保险和担保业务太小,不良率上升较快,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还是太弱。”针对这一现实,省人大常委会委员郭金刚建议,“对全省金融企业,省政府应当增资扩股,可引进企业,把政策放开,扩大规模,提高融资能力;设立政府性质的资产运营平台公司,处理国有企业和金融企业不良资产,同时要满足处置不良资产的能力;降低利率,金融国有企业利率太高,应当与银行同期相当,减少企业的负担。”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冯改朵说,要进一步加强对“三农”企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金融产品的开发,认真解决好“打通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着力破解“三农”企业、小微企业贷款难、融资难的问题。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梁若皓说,一方面,目前,全省金融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民营金融基本不发育,导致我省转型举步维艰,另一方面,山西不缺资金,银行存款很多、数量很大,但是缺乏金融资产。他建议,省政府要高度重视山西金融产业发展,引进金融方面的人才,加快金融企业改制、去行政化,只有金融产业发展有了大的突破,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才能解决,我省转型发展才能有大的突破,山西发展才能如虎添翼,更上一层楼。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韩怡卓希望,国有金融企业深化内部改革,尽快做大做强,切实担当起我省转型发展的重任。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杨志刚建议,在金融企业国有资产基本情况方面,增加与其他地区的数字比较,例如跟中西部比较,与沿海地区比较,用数据反映我省目前的状况。同时,在专业性很强的领域,我省配备干部除了对其政治站位、政策水平等方面有硬性要求以外,还应该对其专业资质有所规定。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李俊林建议,国有金融企业在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上,比如在民营企业融入资本市场等方面能拿出务实管用的措施。
      省人大常委会委员赵向东建议,针对金融产业总量不足的问题,制定金融产业发展规划,做大做强金融产业。同时,创新激励机制,加大金融企业对实体经济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积极拓展中小微企业融资担保等业务,鼓励银行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能力,设立一批专门服务于中小企业的特色金融机构,统筹运用财政、金融工具,支持民营经济,服务实体经济。

    加强风险防控和化解处置工作

      有关报告显示,2017年,全省国有企业(非金融)平均资产负债率达74.6%,国有金融企业资产负债率虽比上年有所下降,也达到了84.8%。
      对此,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王继伟希望,国有金融企业切实采取措施减少关联担保事项,持续加强风险防控和化解处置工作,预防风险发生。
      省人大代表赵海亮结合自己所在县的情况,提出三个问题和一个建议。第一个问题是关于存贷款,县城银行大多只收存款,不放贷款,达不到国家要求的存贷比例,尤其是不对小微企业发放贷款。第二个问题是银行执行利率对小微企业利率远超国家基准利率,利息过高,使一般经营的企业主要应付还贷,导致在科研、创新等发面经费不足,不利于企业发展,还容易形成不良贷款。第三个问题是关于担保公司运行费用过高。为此,他建议,省人大在对金融资产进行调研时,拓展到县区基层调研,在制定政策时,能够在管理层面杜绝发生上述情况。
      省人大代表贾雪峰说,我省金融国有资产确如有关报告所言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监督存在职责不清、权责不明,国有金融资本经营管理缺乏有效约束和激励机制等。他认为,国有金融企业全民关注,金融风险中央高度重视。但防范隐患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发现隐患、消除隐患,具体就是要解放思想,金融创新,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9-03-04期

    • 第2019-03-03期

    • 第2019-03-02期

    • 第2019-03-01期

    • 第2019-02-28期

    • 第2019-02-27期

    • 第2019-02-26期

    • 第2019-02-25期

    • 第2019-02-24期

    • 第2019-02-2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