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很多年轻人千方百计跳出“农门”,85后的王雪却放弃了大都市的优渥生活,回到阳泉市郊区旧街乡测石村,与一座名叫宋家梁的荒山结缘,开启了自己在荒山的中药材种植创业之路。
一件休闲服,一条牛仔裤,一双运动鞋,再配一头长发,乖巧的“邻家女孩”是王雪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但就是这样一位青年,在浮躁的社会环境下毅然返乡创业,用自己辛勤的双手,辐射带动阳泉市120个村300余户农民发展中药材种植30000余亩,让100多户360人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这些农户的纯收入超过2000元/亩,实现了自己乃至更多人的致富梦想。
也许是一种冲动,困难面前我不会回头
“对土地的理解大多来源于课本。”王雪是地地道道的阳泉女孩,在城市长大,从北京一所高校毕业,在北京、云南先后从事过不错的工作。
最终的创业路选择家乡的中药材种植,王雪笑称“也许是一种冲动”,一路走来才知道这条路多么不易。
几个月奔波,选好了种植基地,但是路成了难题。“我们从山底到山顶要走3公里的山路,人都很难上去,别说是把机械弄上去。好说歹说,找到七八个工人帮忙,终于开出了一条1里多长4米宽拖拉机可以上山的土路。”这样的困难和挫折只是个开始,接下来的耕地、买种、播种同样是困难重重。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困难面前,我会回头。”王雪说。白天在田间地头、科研院所、中药材市场学习考察,晚上挑灯夜读,直到凌晨才稍作休息,每天只休息两到三个小时。
王雪说:“我就想告诉所有人,我认准的事,一定能干成。”第一次在郊区旧街乡测石村种植300亩的黄芩,顺利出苗,王雪高兴地流下泪水。
开辟“百草园”,开始中药材市场上的探索
郊区旧街乡测石村宋家梁的山坡上,各种中药材间种在经济林下,这里是锦丰种植有限公司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在一处空地上,凤仙花、月见草、知母、射干等几十种中药材长势喜人。这里是锦丰公司的中药材试验场,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百草园。
王雪的锦丰种植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集中药材种植、良种繁育、研发、收购、加工、销售、技术推广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开发企业。目前,公司种植有黄芩、黄芪、板蓝根等几十种中药材,并进行良种繁育与种植研究。
公司总经理王雪说:“我们每年都会引进几个市场行情好、适宜本地种植的品种,在这里试种成功后再进行大面积种植。像黄芩、柴胡,对土壤、水分、气候的要求非常高。在南方一般4月就可以播种,而我市气候比较寒冷,要等到7月、8月才能播种,如果提前播种,气候、降水条件达不到,药材产量会受很大影响,这些都是通过试种摸索出来的。”
近年来中药材价格连年上涨,阳泉市地处太行山区,地形、土壤、水分、气温和光照等适宜植物类中药材生长。“对我市药材市场进行考察后,我们承包了测石村1500亩荒山。”王雪的锦丰种植有限公司开始了在中药材市场上的探索。
为土地疗伤,要在煤矸石回填地里种药材
过去,一些种植户种药材全凭经验,对技术不够重视。结果到头来药材品质差,卖不出好价钱。王雪就意识到,既然要规模化种植,就不能走传统种植的老路子,得多方“取经”,王雪带着问题向有经验的农民、专家请教。王雪和公司骨干还到河北安国药材种植基地,详细了解了各种中药材的种植条件、市场。王雪说:“与中药材种植发达地区相比,我市的中药材种植业只能算刚刚起步。要想实现产业化、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企业、农户要一起努力,靠规模占市场,向技术要效益。”
只要有时间,王雪就赶往山西农业大学向专家请教。在专家的指导下,王雪针对山上季节、地形等情况试验种植生长周期短、适于本地生长的中药材。王雪说:“以前觉得中药材种植是很简单的事,向专家请教得多了,才发现其中的门道大得很。”
中药材种植取得成功后,尝到技术甜头的王雪干脆把山西农大教授聘为公司的技术顾问。
2010年,王雪在阳泉白泉工业区包了400亩回填地,她想试试这些中药材能否为阳泉这些受到创伤的土地疗疗伤。由于煤矸石有自燃现象,地温高、肥力少,但是矿物质含量并不低,在煤矸石上覆土造田不仅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减少土地浪费。
回填地里大块儿的石头,需要铲车钩机才能挖走,小的石头多如牛毛。晚上,工人回家了,王雪就动员家人朋友到地里捡石头,早上4时她还要去工地以外的平定去接工人。功夫不负有心人,依托山西农大的科研力量,土壤调节过后,经过试验,黄芩和板蓝根等四种中药材全部可以在煤矸石回填地里生长。
从自己创业到带动群众致富
平定县东回镇陡岭村的程金平和十几户村民希望靠种药材增收致富,可一没种子,二缺技术。王雪当即便决定提供优质种子、专用农机,并派技术人员数次到村里给村民传授种植和管理技术,现在平定基地已发展到900亩。
络绎不绝的农户想要种植中药材,王雪带领她的团队义务到每一个农户的田间实地考察,化验土壤,适合种什么,她仔细给农户讲解。王雪坦言:“对于一些贫困的农户,公司全部免费发放种苗,并保底回收,解除了农户的后顾之忧。”
从2013年起,锦丰公司在全乡范围内陆续发展了十多户贫困户,帮助他们种植党参。在种植党参之初,很多农民心里有疑惑,种中药材究竟能不能挣钱。为了打消农民的疑虑,公司为他们免费发苗。王雪说:“党参在育苗期并没有效益,我们在基地育苗,育好苗后再交给贫困户种植,他们拿到手后就可以产生效益。这几年党参行情看涨,每亩地一年能收益近9000元。”
在锦丰公司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农民通过种植中药材实现致富。对于公司的发展,王雪有着自己的想法。王雪说:“作为创业型企业,我们希望和社会各界一道,帮助更多贫困农民增收。下一步,公司还会继续扶持贫困农民,通过引进更多、更好的中药材品种,让农民和我们一起实现共赢。”王雪说。
目前,王雪的阳泉市锦丰公司已实现规模种植的有黄芩、黄芪、连翘、桔梗、党参、苦参、射干、板蓝根等十多个品种,种植规模达到5000余亩,其中郊区2800亩、盂县1300亩、平定900亩,同时“珠玉二宝”等食药两用的保健产品也已注册上市。中药材种植辐射一区两县14个乡镇60多个行政村,总面积达到10万余亩,涉惠农户1200余户。
从自己创业到带动群众致富,王雪说,回首创业路,这是最大的变化,这也成为自己荒山逐梦最亮丽的底色。
本报记者 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