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沉寂太久、期盼太久,但还是觉得牛市来的太突然、太凶猛!上周五,受MSCI消息刺激,沪深两市双双高开,在全天窄幅震荡后,保险等大金融板块尾盘走强,上证综指收盘价来到逾8个半月新高。个股整体涨多跌少,前期热门板块经过调整后又有二度上攻趋势。板块方面,大金融板块仍是全市场绝对风向标,自券商领衔拉升后,互金、保险、次新银行相继搭台。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均连涨8周,为2015年4月之后首次。本周一,大盘又以跳空形式突破3000点整数关口,盘中大幅震荡调整但并未回补缺口,仍处于明显的强势状态。大盘已经突破底部区域,但急涨之后的震荡幅度也同步加大,部分题材个股已经炒作过头,调整风险已大。目前技术指标处于超买区域,短线可能会出现较大波动,股指会有一个震荡整理消化场内卖压的过程,但中长线行情似乎并未结束。
目前,所有市场参与者思考的问题可以归结于:牛市是不是来了?涨了这么多是不是要调整了?有资深市场人士认为,市场在上涨过程中放巨量未必是好事。成交量的放大显示出市场多空分歧加大,大量底部持仓的多头开始获利了结,导致量能的井喷。目前要当心上证指数周一的跳空缺口是一个衰竭性缺口,需要谨慎。
反弹未完待续
看多后市表现
“中美贸易谈判自本轮磋商以来,积极讯息频传,中美贸易摩擦对于情绪与市场的压制得到显著缓和。同时,美联储有望更快暂停加息与缩表进程,减缓人民币汇率压力,也为我国货币政策的逆周期调节提供更大的空间和自由度。另外,科创板落地节奏之快,有超市场预期,资本市场制度改革迈出关键性一步。”山西证券研究所分析师麻文宇分析认为,虽然科创板落地后短期可能存在资金分流效应,也将冲击已经上市的科技股、概念股虚高的估值,但中长期来看,科创板作为试验田,对于注册制等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的先行先试,将倒逼主板及创业板的制度改革;而对于科技股合理估值的探索,也将重塑整个市场的估值定价体系,引导价值投资风向,同时,对投资机构、监管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的投研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未来能够更好地发挥市场自发的资源配置能力,对实体经济、尤其是科技产业提供更有效的资本支持。
上周一,市场跳空大涨,同时量能翻倍至一万亿规模,如此逼空行情已经突破理性框架和基本面支撑,显现出更强的情绪化特征。虽然后续几日行情产生波折且量能有所缩减,但周末尾盘再度大幅上涨,对一个已经基本在预期之内的利好消息“MSCI将A股纳入比重升至20%”反应强烈,也再次确认当前市场的偏牛性特质,资金已形成合力,以非银为首的大金融板块仍在持续承当主力带领大盘上攻,预计此轮反弹行情未完待续。
本周两会将定调并落实2019年宏观经济政策发展战略,预计政策预期有望进一步高涨,企业与居民减税降费、科创产业、雄安新区、粤港澳大湾区等政策主题值得关注。
麻文宇维持此前建议,看多后市表现,可进一步增加高弹性的、对利率敏感端的配置,包括非银金融(头部券商、大型保险)、中小盘科创股。另外,可以更多关注政策预期强烈的主题投资机会,并注意对前期涨幅过高的持仓考虑落袋为安。
市场强势上攻
继续看好A股
“上周,三大指数继续强势上攻,远超预期,上证指数周上涨6.77%,深成指周上涨5.97%,创业板指数周上涨7.66%,均已经进入技术性牛市,市场赚钱效应明显增强。”中信建投证券太原营业部投资顾问黄聪海认为,这轮行情的上涨速度和幅度都远超预期,尤其是大金融板块的持续上攻,带动指数快速拉升,相比之下,很多个股涨幅明显乏力。
从申万一级行业表现来看,年初到2月28日,以券商为代表的非银金融获得冠军,电子、计算机分别排行第二、第三;排名最后的三位为建筑装饰、公用事业、休闲服务。个股方面,不少投资者感到最近是只赚指数不赚钱!
消息面上,明晟公司逐次提升A股指数的权重,未来将有近4000亿资金流入,长期利好A股。在经历了近几年的治理和监管后,A股市场已经成为了海外资金特别青睐的新兴市场。今年单通过沪/深港通流入A股市场的资金高达1241亿,成为了市场重要的新增资金,并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市场价值投资的风格。不过,2月的部分经济数据仍有些不及预期。这暂时不能对本轮市场的上涨逻辑进行证伪,目前国内经济处于主动去库存阶段(萧条),市场对此已经充分预期。1月份的信贷和融资规模远超预期,放水预期提振了市场信心,宽信用传导到实体企业,大幅扭转了市场的悲观预期,M1、PMI等领先指标将在近几个月内改善。而且,高层近期不断给民营企业政策支持,并给金融市场定调,成为了本轮行情的催化剂。
虽然如此,黄聪海仍建议投资者们保持一份清醒。这轮市场指数上涨的速度和幅度有点过快,上方套牢盘和下方获利盘的压力,将成为市场重要的阻力。此次是否会复制2012年底的银行股行情还是2014年的金融股行情,市场仍存疑。毕竟目前宏观基本面只是有边际改善的信号,并没有实质改善的迹象,仍需要观察近一两个月的经济数据加以佐证。此次快速上涨在技术上属于被压抑已久后的爆发,但缺乏实质基本面的支撑。投资者在顺势把握市场机会的时候,仍要谨防高位回落的风险。既要坚定看好低位绩优股和产业前景好的成长股,又要在仓位上适当控制,做到进可攻退可守。
牛市氛围延续
牢记强者恒强
“80/20法则是指你从20%的信息或努力中得到80%的价值。同样,你可能需要花费80%的努力来获取最后20%的价值。理解这一法则后,一旦你了解了做出好决策所需要的大多数信息,你就不必再纠结于不必要的细节了。”省城某私募基金赵经理告诉记者,推升市场近期上涨预期的最主要因素有三个:中美贸易问题有缓解甚至最终解决的预期;金融去杠杆结束,社融增速见底;一系列的金融改革需要相对良好的市场环境,政治层面比较重视。
当然很多看空的投资者也会说,经济增速依旧在下滑,上市公司利润增速没有明显变好;美朝谈判失败有可能影响中美谈判;社融增速里面票面融资偏多,资金依旧体系内空转等。
赵经理认为,套用80/20原则,如果过度关注20%的细节(即上述看空的理由),而忽略了80%有价值的部分,那么这就是本末倒置了。万事皆有可能,重要的是概率。你必须考虑每个因素发生的概率,然后进行排序。能够准确区分概率和可能性的人通常善于“务实思考”,他们是“哲学家”类型的反面,而“哲学家”类型的人则通常会陷于各种可能性的迷雾当中。
作为一个普通的散户投资者,按照所谓“价值投资”的思路去分析市场,往往会付出巨大的成本。在现在这个阶段,跟随市场,买入上升趋势良好+估值不算夸张(年报和季报比较好看的)+有预期利好刺激的板块个股,是最优的选择。费尽心力去寻找依旧在低位盘整的个股,指望后来者居上,只是一个小概率的事情。
综上,把问题简化——大概率目前市场能够维持牛市氛围,交易以及思考转化到牛市思路。甭管是不是大牛市,哪怕是一个大级别的中期反弹,也会持续一段时间。即使市场有调整,也不会是一个尖顶,调整反而是做波段的好机会。不必过度关注各方面资金的流进流出,成交金额的保持才是最关键的,即使高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在做妖股行情时,也尽量进行严格的仓位及止损管理。
行业方面,最受益的大金融板块,绝对是市场的主角。从最直接受益的券商+信托到互联网金融软件,到保险银行,市场会不断挖掘其中的机会。5G通信是一个长线题材,对应的5G+物联网+AI人工智能,会是科技线条的主力。要谨记:在多头市场中,强者恒强!
上攻已近尾声
不可重仓恋战
“节后大盘涨势如虹,暴涨至此,除‘死空头’之外,市场人士几乎无人敢看空后市;而无论大盘在任何高位,都盲目看涨的‘死多头’更是热血沸腾,发出了剑指‘珠峰’的狂言。”省城资深股票投资人弓建伟认为,即便是牛市已然开启,大盘也不可能一路狂奔,他认为,第一波攻击已接近尾声。
由于上证指数失真,创业板历史数据太少没有统计意义,故而选取能基本反映大多数个股的走势的深证综指(399106)。
弓建伟分析,深综指此前三轮牛市平均涨幅36.6%,平均回撤19.6%。本轮逼空行情,深综指暂时最大涨幅30.46%,距历史上第一波平均涨幅36.6%相差无几。
历史统计数据告诉我们,本轮行情的第一波次攻击行情大概率已走了一大半,或已接近尾声。大家不可重仓恋战,更不能重仓在“刀尖上舔血”。有句格言讲得好,“历史有重演的特性,它会一直持续到教训被人领悟为止”。
此外,平均股价指数(880003)受阻于下行之中的年线233线。233线有“牛熊分水岭”之称,其压力不容小觑。
鉴于此,弓建伟建议,中线操作仓位重者,逢高用倒金字塔减仓,将仓位降至半仓以下,四成仓及以下较为合适,仓位有弹性,进退自如;仓位轻者,耐心等大跌,等利空。投资就像乘坐公交车,错过一辆,很快会来下一辆,市场往往会犒赏那些善于耐心等待的人们。
本报记者 张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