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杠杆牛市下场外配资的惨痛记忆犹在,但在A股行情势如破竹之下,场外配资业务似乎“春风吹又生”。伴随着A股市场的回暖,曾消匿许久的场外配资重出江湖,许多配资广告在微信朋友圈涌现,甚至连部分共享单车车篮上,都张贴着配资公司广告。部分配资公司网站显示,目前最大杠杆可达到10倍。证监会近日发布公告称,已注意到近期有关场外配资的报道增多。
场外配资卷土重来
记者在查看多个配资公司业务员的朋友圈后发现,他们都在频繁发布配资广告,有的业务员还外出向路人发传单进行宣传。他们的广告还出现在电话营销、手机短信、微博广告页、自媒体等多种渠道。而早在2015年,配资广告就已经被定性为违规行为。
在宣传的具体内容方面,甚至有配资机构以垫付穿仓损失作为“诱饵”,招揽散户入场。而多数配资公司的配资流程也较为简单,用户存入一笔风险保证金,配资平台会分配股票账户,里面会有一定杠杆比例的资金,用户可用此账户进行操作投资。到期盈利后,投资者归还借款,收回本金和盈利。若触及相应的警戒线和平仓线,则需要追加保证金,或被平仓。虽然投资者和配资公司签订的合同属于民间借款合同,但投资者不仅拿不到借款,还要将自己的本金打到配资公司账户,使得风险自然转移到了投资者身上。
数据显示,2015年5月牛市巅峰,接入系统场外配资可考数量在1.3万亿左右,涵盖民间配资在内则达到2万亿。
高溪资产合伙人陈继豪回忆了2015年牛市中令他印象深刻的场外配资行情。“当时很多人‘死’在了融资和场外配资上。”2015年5月起,证监会就多次警示场外配资中违法行为的危害性,此后全面清查场外配资,10倍的高杠杆在短时间内降低到1-3倍。
被低估的杀伤力
“你凝视着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着你。”上述深圳私募投资总监这样形容这一轮场外配资潮。陈继豪坦言,近期,场外配资公司瞄准了那些急于想在这波行情中迅速获利的人,利用他们的赌博心理实施场外配资推广。“目前的市况下,场外配资蠢蠢欲动,有些投机者过于急于求成,想着借助杠杆赚快钱。配资方也会利用人们的贪婪心理去诱导更多的投资人参与,而这些人往往对风险评估不足。”
在他看来,场外配资对于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非常不利,会误导很多人铤而走险的去做投机买卖,而不是真正的去挖掘企业的内在投资价值。对于新股民一定要认清场外配资带来的风险,因此,建议投资者不要盲目做场外配资交易。
“牛市不是一夜之间诞生的,‘稳赚不赔’永远是别有用心者炮制出来的神话。因此,必须十分慎重地对待场外配资,投资者要注意自我风险防范;券商要主动维护市场秩序,不要给场外配资提供疯狂的通道。此外,监管层也要强化监管,对违规者予以严厉打击。”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理事谭浩俊建议。
(据《经济观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