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至2月,山西公安机关又破获文物犯罪案件11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60人,打掉犯罪团伙24个,追缴文物5259件。其中,一级文物26件,二级文物26件,三级文物128件。
日前,山西公安机关近期追回的一批国宝重器,正在山西博物院举办的“山西公安机关打击文物犯罪成果宣传”的展厅,向社会各界展出。
在新展出的这批珍贵文物中,有国家一级文物兽面纹双耳圈足铜簋、四足铜卣、兽面纹铜觯等。其中的一件战国青铜重器“蟠蛇纹建鼓座”,精美绝伦,引起考古学界和文博学界的震惊。
据专家介绍,“建鼓座”用于承插建鼓贯柱,稳定建鼓。建鼓,为木质膜鸣两面敲击的乐器,是两周到汉代时期重要的高等级礼仪乐器。在古人心目中,其具有“沟通天地人神”的深刻内涵,常用于宗教祭祀活动,有时也用于军队作战,用以指挥军队进退。
这件蟠蛇纹建鼓座,器型敦厚雄健,直径77cm,高47cm,重80kg,中由一根长木柱贯穿鼓身,插入鼓座正中,三条蟠蛇相互纠结,盘绕而成,活灵活现,象征3条祥龙。鼓座雕饰丰富,有人物、蛇、牛、羊、猴子、神鸟等各种形象,特别是“神鸟”雕饰,据称,更是考古记载中首次出土发现。
这件蟠蛇纹建鼓座,铸造工艺精良,纹饰精美华丽,立体感强,保存完整,是全国现已出土的体积和重量最大的青铜建鼓座,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在考古发掘中,因建鼓的木制和鼓身不易保存,发掘出土的常常只留有鼓座,目前,我国考古发现的春秋战国青铜质地建鼓座,大约10件左右。这种青铜质地建鼓座的出土,一般都是在高等级王侯墓葬。
自2018年山西公安机关部署开展为期三年的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以来,共破获文物犯罪案件694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100人,打掉犯罪团伙120个,追缴文物12417件,其中一级文物72件,二级文物140件,三级文物537件,追缴文物数、破案数、抓获人数均超过前8年之和。
2019年,山西公安机关将继续按照“一打三年”工作部署,坚决以“零容忍”态度,对一切文物案件一查到底,以追重器、追文物为主线,以破大案、追文物、挖内鬼、打“保护伞”为目的,实施全链条打击;坚持“清文物、清资产、抓逃犯”同步进行的原则,并将追缴文物、特别是珍贵文物作为首要任务;组织开展未破文物案件攻坚行动;组织开展文物逃犯“清零”攻坚,实现历年文物逃犯和新增文物逃犯“清零”的目标;将文物犯罪线索纳入涉黑涉恶犯罪线索举报奖励范畴,对举报有功人员,严格信息保护,及时兑现奖励。
本报记者 雷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