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围绕磁窑河,一场污染整治大会战打响

  近日,省生态环境厅、省公安厅将联合开展为期2个月的磁窑河流域水环境集中整治行动。这意味着一场汾河流域磁窑河支流污染整治大会战全面拉开。
  省生态环境厅厅长董一兵提出,要采取超常举措,整治违法排污,尽快改善磁窑河水环境质量。
  磁窑河是汾河的重要支流,涉及太原、吕梁、晋中3个市的清徐、交城、文水、汾阳、孝义、平遥、介休等7县市,其水质对汾河水质影响很大。
  据监测,2019年1月,磁窑河的桑柳树国考断面挥发酚、氨氮、化学需氧量等主要指标均超过地表水Ⅴ类标准,是全省超标倍数最高的断面,成为我省水污染防治重灾区、黑三角,集中整治磁窑河水污染问题势在必行。
  2月22日至3月6日期间,省生态环境厅与省公安厅联合成立了4个突击检查组,分别对清徐、交城、文水、汾阳4个重点县(市)的焦化、化工、污水处理等沿河涉水企业进行突击检查。10余天里,检查组检查涉水企业104家,查获涉嫌破坏生态环境违法犯罪典型案件线索15起,其中涉嫌渗坑排放5起,土焦油加工4起,炼铅黑窝点1个,暗管排放7起。
  与此同时,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同步对磁窑河开展专项监测。据监测数据分析,磁窑河挥发酚严重超标是造成磁窑河水环境质量恶劣的主要因素。经检查发现,磁窑河水质氨氮浓度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是,沿河各县排放的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表面上看是水污染问题,从深层次来看,董一兵直言,磁窑河水污染问题突出的原因,一是市县党委政府不重视,二是企业守法意识淡漠,三是属地执法监管不到位,四是部门履职不到位。
  根据安排,3市7县党委政府要大力开展磁窑河流域的整治,对城镇生活、工业、农业农村等所有污染源,以及入河排污口进行全面排查;对突查以及自查自纠发现的问题,倒排工期,限期整治。要建设磁窑河流域违法排污视频监控网络和跨县界水质自动监测站,对流域及河段水质变化及时进行监测预警。
  同时,各市要形成上下联动、部门联动、县域联动,严厉打击偷排、偷倒有毒物质,污染治理设施不完善、运行不正常的行动,实施“一厂一策”,督导企业尽快实施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确保排污口达标排放,加快流域水污染治理步伐。
  在整治期间,对整改任务实施不力、区域水环境质量未实现改善等突出问题,督察组要形成问题线索,移交有关部门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本报记者 张剑雯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9-03-11期

  • 第2019-03-10期

  • 第2019-03-09期

  • 第2019-03-08期

  • 第2019-03-07期

  • 第2019-03-06期

  • 第2019-03-05期

  • 第2019-03-04期

  • 第2019-03-03期

  • 第2019-03-02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