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美发、运动健身、洗衣洗车、餐饮娱乐……但凡是长期性、多次数的消费,商家基本上都会采用会员制经营,推行预付卡消费。在省城太原,大至高消费的美容娱乐等场所,小到街边的简陋洗车店,预付式消费跨度大,涉及行业广。尽管预付式消费纠纷逐年增多,但此消费模式依旧风靡市场。
从近日太原市市场监管局和太原市消协联合发布的居民服务类投诉案件来看,预付式消费投诉主要集中在美容美发行业。2018年,共受理居民服务类投诉769件,其中美容美发和洗浴投诉达406件。
预付式消费成顽疾
不可否认,从经济学角度看,预付式消费符合市场逻辑,有其合理性。一方面,商家有利可图,通过发卡可快速回笼资金,还能将预付款用于再投入,扩大规模;另一方面,消费者可获得预存返现、折扣等优惠。如果各方均守规则,各取所需、各得其利,那么预付式消费的社会正价值值得肯定。
但与此同时,有关预付式消费的纠纷呈现逐年增多的态势。由于维权难,预付式消费成为消费领域的痛点和顽疾,其中因经营者歇业不退还卡内余额更是纠纷的焦点,社会关注度最高,调解成功率也最低,甚至无法开展调解工作。
办卡容易退卡难、办卡手续不规范、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因预付式消费产生的消费矛盾与纠纷不胜枚举。2018年8月,王女士在某汽车行办理了一张洗车年卡,由于工作忙,期间,王女士有长达三个月的时间没有光顾此洗车行。11月再去时,发现洗车行易主,洗车卡的次数因更换老板而大大缩水。
记者走访调查发现,市面上各种健身卡、摄影卡、美容美发卡等预付卡五花八门,许多甚至不需要卡片,只要上门时报手机号即可消费,给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一些商家还用贵宾卡、会员卡等不同类别给予不同的优惠、折扣,以此来增强消费者的“黏性”。
乱象多维权难
预付式消费让消费者感到维权不易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太原市消协相关人士表示,首先是约定不符,举证困难。该类纠纷在美容店与健身房体现最为明显,均为办卡时指定的美容师与私教在消费过程中发生离职现象,而消费者认为由于长期消费后,对自己的情况比较了解,沟通顺畅,更换后心理上、习惯上均不适应,于是提出退卡要求。但在调解时,因无法举证,合同中也没有明确约定,或者根本没有合同,导致其权益无法得到维护,最终多以经营者适当延长服务期限作为补偿而终止纠纷。
其次是自身原因,沟通乏力。该类纠纷以部分消费者因工作变动、身体原因造成,但从法律角度而言,经营者并不存在过错,纠纷原因在于消费者。因此消费者提出退卡时,往往只能作出较大让步。
还有一些商家虽有告知,但担责不全。该类纠纷因经营者主动歇业,也愿意处理善后事宜,但要求消费者在规定时间内前去消费或者退卡,超过期限不再担责。
而最常见的是商家突然关门,一走了之。该类纠纷是预付式纠纷中侵害消费者权益最为严重的,以美容美发店居多。消费者前来投诉时的心态也各有差异,有些是抱着试试看,有些是充满期待,部分带有指责。但由于该类纠纷的被投诉主体已无力维持而选择逃避方式来结束经营状态,因此不会主动担责,所以一直未能解决,只能建议消费者通过司法途径进行尝试。
维权越早损失越少
面对非办不可的预付卡,消费者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
近日,太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太原市消费者协会提醒广大消费者:选择预付式消费时,消费项目不宜过杂。由于预付式消费范围广,建议消费者不要随意选择预付式消费,特别是偶尔消费类项目更不宜选择预付式消费。即便选择预付式消费,同一行业内尽量只选择一个商家,否则容易产生浪费现象,同时办卡过多还存在遗失风险,不记名的卡则无法挂失;消费金额不宜过高,办理卡时一定要尽量办理储值较低的类型。
值得一提的是,消费协议不宜过简。消费者选择预付式消费时,普遍存在不签协议或者协议内容过于简单等现象。因此,消费者选择预付式消费时,一定要看清经营者的基本信息、充值后索要凭证并查验是否与经营者信息一致,特别在意的消费项目,以书面形式明确记录,如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向市场监管部门反映,否则一旦产生纠纷,容易陷入维权困境;消费频率不宜过低。选择预付式消费后,消费者一定要勤消费,这样可以随时了解商家经营动态,为是否继续充值消费作参考,如果发现问题,也可以及时反映。维权越早,损失越少。
本报记者 郝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