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村镇位于广灵县城西15公里处,是一个山川结合型乡镇,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居全县各乡镇之首。2016年,仝循清被任命为南村镇党委书记。
上任伊始,仝循清面对千头万绪的扶贫工作,沉下心来,理清思路。扶贫,首先要弄清贫困因何而来?是缺少资源,缺少劳动力,还是缺少知识?他召开了多次镇党委会,制定了“因地制宜,多轮驱动,攻坚克难,立体施策”的扶贫措施,变“输血”为“造血”,下活了扶贫这盘牵涉千家万户的“大棋”。
发展是第一要务,是促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仝循清一上任,就深入田间地头、企业一线,走访老党员、贫困户,细心听取群众的诉求,把群众的疾苦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在基层获取第一手资料。
仝循清深知农村要想脱贫,就要发展实业,他不等不靠,积极争取。在县里引进的海高牧业乳肉牛养殖项目建设工程中,他多方协调,亲自进村入户说服群众,搞好基础服务工作,3公里的连接公路,不到两个月即完成硬化;影响场区建设的两座风电输电塔,很快协调搬迁。海高牧业公司的入驻,为带动群众就业增收和全镇发展现代化养殖奠定了坚实基础。
上白羊村的村民王春生,妻子因病去世,债台高筑,他上有七旬老母,下有正上初中的儿子,外出务工又放心不下家里,在海高牧业从事基建工业的他欣喜地说:“镇里真是为我们解决了就业的难题,在家门口就可务工挣钱,再也不用背井离乡去外地了。”
镇里还投资500万元,建成了林关东庄蔬菜批发市场。蔬菜销售的旺季,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络绎不绝,满载瓜果蔬菜的货车来往穿梭,田间地头到处是忙碌的身影,一个夏季,就为附近的村民人均增收三四千元。
南村镇是个传统手工业大镇,从事雕塑、木匠、油漆的人员很多,石雕艺人高跃的雕塑公司,就吸纳了30多名农民,年底返乡,人均收入十多万元,大家均在县城购置了房产,购买了家庭轿车,谈起这一年的务工体验,高跃笑得嘴都合不拢:“是仝书记的鼓励让我没有后顾之忧,是镇里的扶贫政策给我吃了定心丸,明年我还要带领更多的乡亲走上致富路。”
三年多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蓝图在南村镇27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徐徐展开。光伏扶贫、金融扶贫、经济作物种植、村容村貌提升、易地搬迁……如今的南村镇旧貌换新颜,处处洋溢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风采。
扶贫无小事,件件记心头,就在刚刚落幕的广灵电商节中,南村镇选送的农副产品均名列前茅。
“今年,我们要大力发展电商经济,让农民足不出户就把自己的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干涸多年的莎泉水库也已通水,长江峪、白羊峪、极乐寺、老龙王堂的旅游路线已初具规模,乡村观光旅游和生态农业的前景非常美好!”谈起南村镇的规划,仝循清满是期许。
本报记者 翁剑 通讯员 邢军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