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集群效应初具规模、科技创新势头强劲的现代医药医包产业,到市场潜力巨大、产业链条超长的新材料产业;从拽着太阳奔跑、前景广阔的新源产业,到高附加值高科技、稳居创新榜首的精细化工,四大绿色新型生态板块,交相辉映,魅力四射。
3月中旬,记者跟随省贸促会开展“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活动赴芮城县调研小组一行,兴致勃勃来到山西对外开放的“南大门”,穿梭于芮城县“一区两园”完美构建的风陵渡经济开发区,用心感悟着“芮城精神”,亲身体验着“芮城速度”,尽情享受着清新靓丽的生态芮城“蓝”。
“五大革命”趟出县区融合路
遥想当年,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使得风陵渡经济开发区,在全国经济区域规划中,一举成为联结华北、西北、中原三大经济区的重要枢纽。然而,20多年过去了,曾经奋发进取的风陵渡经济开发区渐渐出现疲态。在转型发展的今天,如何让风陵渡经济开发区焕发青春,这个头号难题摆在芮城县委、县政府面前。
瞄准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企业帮扶三大目标,引深做实“三大”活动,全面推进聚神换脑的“思想革命”;补考做实“三化三制”,稳步推进脱胎换骨的“体制革命”;跟紧做实“亩均效益”,强力推进腾笼换鸟的“产业革命”;精心做实“风陵印象”,竭力推进除陋换颜的“环境革命”;倾力做实营商环境,全面推行革弊换优的作风革命。把风陵渡经济开发区建成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运城对外开放的桥头堡、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的大平台、”一带一路“物流互动的新驿站、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聚集区和古中国远祖文化的探源地,使风陵渡经济开发区迈入全省第一方阵。
2018年10月9日,一场标志着芮城县风陵渡经济开发区改革大幕开启的会议——振兴崛起誓师大会隆重召开。一份结合全县发展战略规划,科学编制的风陵渡经济开发区近期、远期发展规划新鲜出“炉”;一个涵盖思想、体制、产业、环境、作风等五大焦点,一个坚持问题导向、靶向治疗、精准施策,高起点谋划布局、深层次开展变革的“五大革命”呼之而出,吹响了芮城县改革创新发展集结号,迎来了县区高度融合的黄金机遇期。
一举一动涵养“芮城环境”
坚持目标引领、政府扶持、平台支撑,实行“一个产业,一个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落实的工作体系;全力推行向导式、快递式、保姆式服务,不断优化公共服务、信息服务、市场服务、法律服务,丰富服务内容,规范服务行为、提升服务水平,全力打造“六最”营商环境。县、乡、村互动,主动与“五小企业”结对子,“一对一”帮扶,一企一策,千方百计帮助解决企业困难问题。
让“马上办、就近办、一次办、网上办”成为常态,让“服务经济、方便群众、阳光高效、和谐规范”落细落实,让“互联网+政务服务”“线上+线下”一站式服务,携手合力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
芮城县委书记、风陵渡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建军,县长尚玉良多次到政务中心及其余6个分厅进行督导调研,现场办公,现场拍板解决问题。一系列优质高效服务举措的出台,不仅营造出企业放心发展的良好环境,更吸引着外来资金和人才源源不断地流向芮城。
“由于股权变更纠纷等原因,升佳化工有限公司自2017年起一直处于半生产状态,眼瞅着濒临倒闭,是芮城县委书记张建军在关键时刻伸出‘援手’,一举解决了企业的历史遗留问题,轻装上阵的企业恢复正常运转后,2018年上缴税收1000万元,较2017年增长600万元。”
3月14日,在省贸促会一行来芮城调研交流期间,山西升佳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帅激动地表达着自己的感激之情。讲到动情处,王帅眼噙热泪:“我们不缺资金,不缺市场,缺的是为企业排忧解难的好干部,而芮城县领导一心一意为企业着想,为企业撑腰的行动,给我们企业家吃了一颗‘定心丸’”。王帅不仅放弃重返山东的打算,而且在相关职能部门的帮助下,又引进了国际先进生产线,扩大了企业的生产规模。
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高端规划产业链招商,无疑是“五大革命”“革”出的正确抉择。一个个企业家们的真情流露,一座座企业热火朝天的生产场面,折射着芮城县委、县政府倾注真情而铸就的“芮城品牌”。
一点一滴凝聚“芮城精神”
在芮城县宏光医玻公司,气势宏伟的新建多功能办公大楼巍然屹立,8万平方米的药用玻管生产车间,10台电熔炉火力全开。在同济药业车间里,大大小小的管子密密麻麻形若蛛网,正在进行复杂的化学反应,久负盛名的甲硝唑、诺氟沙星就是同济药业主打的拳头产品。
从宏光医玻到杨森医包再到蓝星化工……企业家们内心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这几天企业运转正常吧”“资金到账了吗”“项目已经报到发改委”“有问题一定要在第一时间电话通知”“注意身体啊”!
记者跟随省贸促会调研小组所到之处,企业家们和副县长赵芮军的对话平常的就像家人的日常问候,亲热的更像多年的老朋友见面时打的招呼。但是字里行间,话里话外,都是对企业的关心关注,字字句句包含着县委、县政府的真挚情感。
正如同济药业董事长兰亚朝所言:“我们最为深刻的感受是,县委、县政府对企业的大力支持和倾心服务。”
打通企业融资瓶颈,逐步建立长期稳定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机制,助推“三个发展计划”,带动实体经济发展,逐步构建以现代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和农产品加工为主的新型工业体系。创优创新金融服务,以多种形式“搭桥”,以各种方式“铺路”,促进银企合作,芮城县委、县政府可谓下足功夫。
同济药业依靠“助保贷”促进良性发展,目前已注册了诺氟沙星等6种原料药,2019年企业销售收入将突破1亿元,由此将成为全球生产甲硝唑原料药的三家企业之一。
满满的政策干货,让生态芮城这块投资洼地蓬荜生辉,一个个筋骨强壮的企业,周身散发着足足的正能量。已成为行业“旗舰”、地方“龙头”的宏光医玻、亚宝药业,引领着当地医药产业链向外延伸,形成了现代医药企业集群化发展态势。
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三个意识在芮城县各级政府部门早已入脑入心入行,芮城县委、县政府这种服务企业创新不止,着力解决企业痛点难点堵点,点点滴滴似涓涓细流,汇聚成强大的“芮城精神”。
一招一式诠释“芮城速度”
县委书记张建军,为了引来发达城市的“金凤凰”,“四顾”江苏首府南京,深入考察洽谈对接,张建军实实在在、诚信为本的承诺,深深打动了南京国臣直流配电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雁泽。优厚实在的政策,优质高效的服务,项目落地的便捷,宽松的招商环境,更让吴雁泽觉得不虚此行。
“我并不是什么父母官,我也是一名打工仔,尽自己最大能力为企业家们做好后勤服务,为芮城人民打工。”这是县委书记张建军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事实上,张建军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
人格的魅力,榜样的力量,带动和影响着县委、县政府领导一班人,他们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
分管工业的副县长赵芮军,偶然一次机会获悉汾酒集团包装正在寻找合作伙伴这个消息后,当即驱车百里赶赴汾阳,向李秋喜表达合作的意愿,盛邀汾酒集团到芮城考察,一次又一次锲而不舍,终于为杨森赢得酒包大单。
县委、县政府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千方百计帮助企业解决落地前、建设中、投产后的各种问题。在项目落地前,提供有关法律、法规、产业政策、招商引资项目信息、资源分布状况、投资营商成本以及优惠政策等方面的咨询服务,搞好“向导式”服务;项目落地过程中,大力推行上门服务、预约服务、全程代办等,积极探索开展“网络+快递”审批服务新模式,全方位推行“快递式”服务;企业办照用时大幅缩短,办理速度不断刷新,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环环相扣,“三式服务”一招一式的高效运行,淋漓尽致诠释着“芮城速度”。
探秘成就“生态芮城”的真谛
“五大革命”的成功,让芮城县委、县政府领导深刻意识到,加大园区建设力度是改善硬条件;优化服务、增强对企业的吸引力则是提升“软实力”,是让企业安心在园区扎根的关键。
2018年,芮城县风陵渡经济开发区随着道路、供排水、供热、防洪、绿化、标准厂房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竣工,有力地提升了“一区两园”的综合开发能力和项目承载能力。而一任接着一任打造生态芮城的精神,则传递到服务企业服务实体经济的方方面面,营商环境“软”“硬”兼施,政策服务相辅相成,又让芮城县县区高质量融合之路走的顺风顺水。
2019年,一个全面布局、多方发力的芮城县风陵渡开发区振兴崛起大突破大行动正在路上。
敢抓善管、精准施策,体现的是芮城县委、县政府组织的力度,撑腰鼓劲、关爱宽容,体现的是芮城县委、县政府组织的温度。
芮城县风陵渡开发区在蓬勃发展,生态芮城在一任接一任的征途上续写辉煌,这一切的一切,是芮城县有一个团结向上的领导班子,有一个雷厉风行、敢抓敢管、敢于担责的带头人,这就是成就生态芮城的真谛。
本报记者王晓华 通讯员曹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