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高品质的健康生活已成为社会普遍追求,加上人口老龄化趋势凸显,涵盖养老、养生、医疗、文化、体育、旅游等诸多业态的康养产业受到各方关注。
“康养产业市场潜力巨大,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皮尔泽将其称为继IT产业之后的全球‘财富第五波’。”省社科院的周洁表示,在“健康中国”战略大背景下,按照《山西省加快推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方案》要求,到2020年,全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预计将超过600万,以老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健康与养老服务业规模将达到2000亿元,康养产业将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兴支柱产业。
如何快速健康发展康养产业,不仅关系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等现实问题,还直接影响全省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六大发展”的目标,影响到三晋百姓的健康期待和“健康红利”的获得感。
无可争议的投资新风口
“现在养老金收入高了,我们更看重生活质量了。”今年69岁的太原市民秦奶奶患有高血压,她的老伴则常年注射降血糖的药物,秦奶奶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每月除了正常的医药开销,她和老伴会自费做一些保健养生项目,每年夏天还会去海边城市旅游疗养一段时间,这些费用超过家庭收入的三分之一。
实际上,像秦奶奶这样家庭健康消费投入比重增加的情况存在于不同年龄层。今年年初,家住太原旱西关街的“80后”赵先生给全家人办了健身年卡,虽然价格不菲,但他觉得“值”——“身体健康才能更好地工作和生活。”赵先生感觉,随着更加智能和人性化的一系列康养产品越来越多,身边很多人除了定期体检、疾病筛查外,对“在线诊疗”“居家医养”等个性化康养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多。
事实上,康养产业是21世纪的新兴产业,涵盖诸多业态,关联城市建设、生态环境、民风民俗、科技信息、文化教育、社会安全等众多领域。记者采访中了解到,我国医疗康养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已成为投资新风口,康养产业复合增长率高达19.4%,是全球平均增速的5倍,预计2020年将达到约8万亿元规模,市场潜力巨大。
康养在山西有其独特优势
康养之于山西又有怎样不同的意义呢?
“山西气候清凉、海拔适中、饮食丰富多样、医疗资源充足、整体环境不断改善,具有发展康养产业的足够优势。”一位业内人士这样概括“康养山西”的独特优势。
正如其所说,我省地处中纬度,距海不远,但因山脉屏障,夏季风影响不大,属于暖温带、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气候整体以清凉为主。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度相比周边河南、河北等地来说,就像一个大台阶,是最适合人体机能良性运转与正常调节、促进健康长寿的海拔高度,非常适合人类居住养生的高度。
“近年来,我省随着山体披绿、矿山修复、环境整治力度的不断加强,整体环境不断改善,所以说,打造康养山西特别是夏养山西,具有一定的优势。”省生态环境厅自然生态保护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
除此之外,我省的自然风光与文化古迹十分吸引人:西边有汹涌澎湃的黄河,自老牛湾一路向南纵贯山西全境,在风陵渡大拐弯向东流去;北端有磅礴逶迤的古长城;东边则是雄峻的八百里太行山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山西勾勒出壮美河山的轮廓。人文方面,我省被誉为“古代东方艺术博物馆”和“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博物馆”,历史文化更加多姿多彩。
民以食为天。省烹饪餐饮饭店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艳梅则认为,在长期的历史文化交融中,我省的饮食文化更是三晋文化中一颗灿烂的“明珠”。“发展康养产业离不开‘舌尖上的山西’,我省既有小米、红枣、核桃、莜麦、苦荞、杂豆等具有养生功效的杂粮,也有头脑、平遥牛肉、羊杂割、过油肉、山西刀削面等广受中外游客喜爱的名小吃,更有驰名中外的龟龄集、竹叶青、老陈醋等保健食品和酒品,还有分布广泛、品质优良的党参、连翘、黄芪等养生保健上品中药材。”王艳梅表示,康养在山西,可以“洗眼”“清肺”“养身”,领略文明,陶冶心灵,食养、医养兼得。
优质服务+精准营销发力
“我和妹妹基本上每年夏天最热的那几天都会带父母去庞泉沟玩水上漂流,既凉快又好玩。”太原市民赵女士告诉记者,他们总是选择开车沿着山路向前进发,路上有人工花园,也有森林公园,美景处处皆是。“第一次去的时候我都不知道我们山西有那么美的地方。”赵女士感慨道。
身处美丽的环境,“康养”二字才有可发挥的空间。记者了解到,未来我省还将陆续推出一批休闲康养旅游项目,启动忻州顿村温泉康养示范园区建设,组建森林康养投资集团公司,启动管涔山高桥洼、太岳山七里峪、关帝山三道川、中条山大河、五台山南梁沟5处森林康养基地建设,改造10个生态庄园为森林康养基地。
“康养山西在季节上来讲主要是夏养山西,但不是山西任何地方都适合做康养旅游的,因此,首先一定要做好顶层设计,做好规划,做好山西康养的产业布局;二是要结合地方实际,发展适合本地的康养业态。在山西,我认为打造太行山康养旅游体验系列产品、中医药康养旅游示范基地和温泉疗养旅游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三是便利化的交通、优质化的服务和精准化的营销对于打造具有吸引力的康养产品必不可少,尤为重要。”关于如何做好山西“康养旅游”品牌,山投集团董事长行连军建议。
记者了解到,为推动康养产业建设,我省将充分发挥气候清凉、海拔适中、饮食多样、医养资源丰富的优势,以康养拉动全产业链发展,以养心、养生、养老为发展方向,发展融旅游、居住、康养、医疗、护理为一体的产业集群。
密集政策出台助力产业发展
近年来,我省在发展康养产业方面取得的成效和拥有的优势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3月7日,驻晋全国政协委员向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提交联名提案,建议进一步完善支持康养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将山西列入国家级康养产业试验区,并列入“长期照护险”制度试点城市。
委员们认为,按照2020年全面开放康养服务市场的目标要求,要支持康养产业与脱贫攻坚、特色农业紧密结合,与旅游、养老深度融合,扶持康养产业做大做强。他们同时建议将我省列入国家级康养产业试验区,希望有关部门加强康养产业行业指导和统筹安排,指导制定康养产业建设与发展、管理与服务、运行与补贴、管理与监督的标准,推动构建系统完备的康养产业体系,为我省康养产业注入新的动力。
值得高兴的是,为支持康养产业发展,我省近年来出台了多项政策,继2014年我省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20条”后,我省又相继出台《关于实施财政贴息扶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山西省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实施办法》《全省扶持养老服务业发展财政贴息暂行办法》等政策办法,为其行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放宽养老服务业的准入条件,简化审批程序,财政贴息鼓励发展康养产业中的养老服务产业。
去年,我省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康养产业带动,将发挥山西的优势,加快打造康养山西、夏养山西品牌,以康养拉动旅游全产业链发展;重点发展乡村康养、森林康养、温泉康养、中医药康养等新业态。
采访中有业内人士表示,在我国,康养产业的发展趋势是一个长期的转型过程,随着人口结构、养老资源与服务需求的变化而变化。未来10-20年,康养产业发展将呈现几大趋势,比如从“适度普惠型”转为“普惠型”、从传统单一转为多元多样化、从基本照料为主转为身心共养等,而这也是未来我省康养产业发展需要关注的重点。(本版稿件、图片均由本报首席记者王蕾采写、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