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里,总有一群行色匆匆的人:他们头戴头盔,身穿制服,脚踏电动,风驰电掣,成为一道特别的风景线,他们就是外卖小哥们。
诚然,网上外卖订餐平台以其便捷的操作方式、低廉的服务价格和极高的服务效率,迅速地推广和普及开来,使得足不出户即可享受美食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的日常。伴随着行业的迅速发展,大街上的外卖小哥越来越多,为了按时到达,他们中很多人在送餐过程中忘记了“文明”二字,不仅给别人带来困扰,更为自己埋下隐患。
笔者作为外卖用户中的一员,享受过外卖送餐给生活带来的便利,也能够理解他们求“快”的心理。令笔者印象深刻的是,有些外卖小哥在预见到无法按时送达的时候,都会主动致电,解释迟到原因后希望能够先确认送达,再保证会在一定时间内把外卖送到。不难猜测,这通请求电话的背后则是“配送超时就处罚”的巨大压力。在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下,一个“快”字成为外卖行业最基本的竞争力,成为悬在外卖小哥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片面求速度,必然会衍生出各种问题,相当一部分外卖员无视交通法规而引发的交通事故也就与日俱增。为了尽可能多地接单、抢单,又或是担心无法及时送达被顾客投诉,许多外卖小哥不得不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各种逆行、超速、闯红灯、抢电梯等行为屡见不鲜,在给自身带来危险的同时,也给普通市民的日常出行带来许多不便,严重者甚至会导致城市交通系统的混乱。因此,总在“超速”的外卖小哥也引发了来自社会各界的不满和关注。
笔者认为,正是这些原因导致外卖小哥明知不妥却“慢不下来”,因此推动外卖行业的健康发展,不能单靠外卖员去“拼速度”。首先,各个送餐平台制定配送规则应多方位、多角度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对送餐速度进行合理安排,让他们不必再顶着压力“一路狂奔”;其次,交警部门不仅要严格执法整治外卖小哥送餐的交通乱象,还应深入到相关企业进行耐心细致的交通法规教育培训,提高外卖小哥的交通安全意识;此外,有关部门要规范和监督相关企业的用工情况,从政府层面保障好外卖小哥们的权益,让他们少些后顾之忧;最后,外卖用户们也要对他们多一分理解和尊重,为他们减轻压力,让他们从“身”到“心”都“稳”下来。
总之,外卖小哥每天接单无数,其辛苦程度不言而喻。但即使工作再辛苦,也不能忘了“文明”二字。今年,是省城太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档升级、全面达标的关键之年,为此,外卖小哥需摒弃陋习,时刻给自己念起文明“紧箍咒”,更多地向文明看齐,才能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给这个城市增加一抹健康的亮色。
王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