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投资理财

市场将逐步回归理性

  •   

    编者按:
      在上周市场出现较大回调后,上周三大指数出现反弹,但个股持续分化。自去年7月底政治局会议上及时转向后,政策层面全面积极对冲、托底经济的组合拳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宽货币转向宽信用背景下,宏观流动性宽裕,信用风险得到极大程度的缓解,企业融资条件显著改善。然而,必须清醒的一点是,今年一季度A股这样的上涨,不应该是一种常态,所以应该保持冷静。
      短期大盘预计整体维持宽幅震荡,并伴有阶段性下探调整,主要表现为结构性机会,市场将逐步回归理性。前期热点题材降温,且题材炒作节奏难以把握,基本面扎实、政策优待、更具业绩改善确定性的板块有望回到主场地位。不容忽视的是,一季度数据强劲表现存在一定的季节因素和基数效应影响,谨慎起见,还要看4月、乃至二季度经济数据的后续表现和企稳复苏的趋势。预计二季度内宏观经济环比增速会有所回落,经济的探底过程不是一蹴而就,而在二次探底后则有望迎来宏观经济基本面真正的企稳和修复。许多投资者买入股票就怕跌,卖出股票就怕踏空,心里总是惶惶然。恐慌来自心中的不确定,不确定自己持有品种的价值,所以,关键不在市场的起起落落,还是要看手中的股票是否真的优秀或估值是否在低位,持股或持币都是一种理性。

    政策边际收紧
    后市有待确定

      “继强劲的3月社融及信贷数据发布之后,上周发布的几项重要经济数据均如期表现出色,毋庸置疑,一季度经济数据全面向好。”山西证券研究所分析师麻文宇告诉记者,整体来看,宏观经济年内触底并企稳回升的趋势更加明朗,而经济底探明的时间也有望超预期提前至三季度、甚至最早在年中浮现。近来高频数据反应的需求端复苏迹象也在提示这一点,即由流动性改善转向基本面复苏推动。
      中央政治局4月19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当前经济工作。会议内容的关键表述可以反映出决策最高层对当前经济运行的观察和论断,对政策总基调、各项重要经济政策的态度和指引,是后市政策预期调整的重要参考依据。麻文宇团队第一时间解读本次会议释放的重要讯号,认为影响市场后续进展的有如下几点:1、在超预期修复的经济数据面前,中央对经济态度变得乐观,但同时对内外部风险仍然保有清醒的认知,尤其是内部的结构性体制性问题仍亟需解决,唯有进一步深化结构性改革,才有可能带领宏观经济渡险、破局和复苏。2、延续“稳中求进”、“守住底线”的政策总基调,这预示着在全面维稳政策已经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效之后,其他经济工作的优先级有望得到相应的提升。3、会议重提“结构性去杠杆”,货币政策边际收紧的趋势已经十分明朗。4、房地产政策亮明态度,重申“房住不炒”,算是对市场上各种放松预期的正面回应。5、“要以关键制度创新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科创板要真正落实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证券发行注册制。”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资本市场在重大会议中频频被提及,重要程度可见一斑,相关政策的施行、改革的推进都步入了快车道,不仅有利于国内资本市场中长期的健康发展,也将提升市场预期,引流长线资金,推动A股市场慢牛行情的演绎。同时,科创板无疑是今年资本市场的头号大事,也是金融供给侧改革、资本市场制度变革的重要抓手,科创板的有序推进将引领资本市场关键制度的创新革命,并带来整个资本市场生态的重塑。
      麻文宇建议投资者降低债券仓位,维持权益资产仓位,关注国内货币及金融政策、地产政策的边际变化,以及外围的中美贸易谈判、欧洲经济衰退等不确定因素,保持警醒,调整行业配置,重点关注估值合理、业绩向好、高频数据向好的周期股、品牌消费蓝筹、大金融等。主题投资方面可以继续布局一带一路板块和两会政策主题。

    市场两级分化
    坚定价值投资

      “前一周末公布的3月份金融数据远超预期,但是三大指数均高开低走收绿,表现令人错愕。上周三公布的经济数据亦超预期,市场整体反应平平。”中信建投证券太原营业部投资顾问黄聪海在前期对此轮趋势上涨行情做过梳理,认为这轮行情的核心逻辑是市场对“宽货币、宽信用”的乐观预期,从春节后外媒率先报道1月份金融数据会超预期开始,这轮强势的趋势行情正式拉开帷幕。去年由于去杠杆导致的债务风险、质押等风险相继暴露,市场投资者极度悲观,随着“宽货币、宽信用”逐渐传递到实体企业,提振了市场投资者的信心,最终推动了这轮A股的估值修复行情。随着各项数据的公布,市场对三月份的各项数据已有充分的预期,所以才有此次数据公布后出现“利好兑现”的走势。
      上周末的国常会定调,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整体良好,松紧适度的货币政策有望延续,大的政策方向不会改变。近期经济的表现和流动性来看,央行降息降准已无必要,相反,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缩短放长,短期利率持续攀升,隔夜拆借利率创近期新高,十年期国债利率亦持续上升,反映了短期市场资金面不断趋紧,有效打击短期套利资金。不过长期利率没有太大变化,但短期对股市而言,亦存在不小压力。
      黄聪海认为,上周市场盘面两级分化,价值投资钟爱的标的贵州茅台再创新高,同时题材概念的炒作近乎疯狂,氢燃料、工业大麻等概念再度被爆炒,但大部分个股整体处于调整态势。经过这轮上涨,部分白马股不再具有估值优势,部分北上资金获利兑现出现持续流出,但总的来看,以业绩为核心的价值成长股在接下来依然有望成为市场的主要方向。科创板推出的临近,注册制试点的推广,垃圾股的炒作长期来看必然会被边缘化。近期由于监管层放松监管,垃圾股的炒作中不乏操纵股价的做法,投资者一旦误入歧途参与这样击鼓传花的游戏,其风险不言而喻。
      总的来看,三大指数均处于重要的技术压力位附近。随着利好的边际效应减弱,市场宽幅震荡盘整,正在寻找新的上涨动能和逻辑,如果盘整拖延太久,回调风险将不断提升。近期一季度业绩相继披露,部分真正成长的公司继续受到市场的青睐,5G等科技行业逐渐重回市场风口,金融板块持续表现亦有机会。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绩优成长股和白马蓝筹股,远离垃圾股的炒作。

    短期会有调整
    行情并未结束

      “上周末关于政治局会议里有关货币宽松政策是否结束的宏观讨论比较多。之前市场行情能够持续的根基之一,就是货币宽松。在上周公布的一季度中国经济数据明显好于预期的情况下,加上央行不久前也提出了控制好货币供给的总闸门,如今政治局会议也重新提出了坚持结构性去杠杆。这对于市场的部分资金,可能会有一些触动。”省城某私募基金赵经理认为,关于政策拐点是否出现,还是用市场的走势去判断。
      赵经理认为,全球经济普遍比较疲弱,中国经济也只是在去年底一季度大幅放水的情况下,有一些起色,所以货币宽松的预期并没有结束。虽说一季度这样超预期的货币宽松可能短期不会再出现了,但是紧缩应该也不会特别明显。如上情况有可能给本周前两个交易日的市场带来一些反应,会有短期的调整。但整体上,市场的走势还有另外两个因素的支撑——中美贸易问题改善和金融供给侧改革,都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
      所以不要担心行情就此结束,我们需要考虑的还是市场的哪一部分个股会有超预期的表现。这段时间工业大麻和氢能源电池走势非常强劲,不管是炒作还是真正有超强的预期存在,市场既选择这两个题材,那么肯定有一些比较让人信服的逻辑在里边。
      除此之外还有哪些题材刚开始酝酿?上周五格力电器再度强势拉升,让市场感受到了国有企业改革之后,市场对于公司基本面改善的预期程度是如此的高涨。下一步如何让中国经济更好的发展,国有企业改革这个提出了很多年的政策会不会加速?是我们需要考虑的潜在的投资机会。无论是工业大麻还是新能源汽车,其实在一开始的时候,市场并没有给予特别强烈的关注。直到后面赚钱效应非常强时,才有一些公司出各类公告来碰瓷相关的题材,巨量资金也才开始跟风炒作,让股价涨幅短时间内远远高于启动时期,迎来了主升浪。国企改革最近的一些上涨赚钱效应,相信也会迎来一些资金的思考。
      赵经理总结了一下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些操作思路:第一个肯定就是做已经发布了公告要重组或者改革的相关的国有企业,例如中国联通、一汽集团、格力电器、置信电气、中船防务等。另外一个思路就是根据国家的政策寻找国有企业改革的潜在标的。理论上说,所有的国企也都是国企改革标的,但实际上市场炒作的公司就那么几个,例如国投中鲁,长春一东,石油类泰山石油,铁路类铁龙物流。还有军工类一些有资产注入预期的标的。上述个股还需要结合盘面的实际走势,尤其是成交量的持续放大来做交易决定。另外5G大题材还是一个需要长期关注的点。周期类个股在中国经济数据偏好的情况下越来越得到市场的认可,所以继续推荐30%的仓位。海军建军70周年,以及“一带一路”峰会这两个时政热点如何演绎?需要投资者自己甄别,踏准节奏。

    本报记者 张荣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9-04-23期

    • 第2019-04-22期

    • 第2019-04-21期

    • 第2019-04-20期

    • 第2019-04-19期

    • 第2019-04-18期

    • 第2019-04-17期

    • 第2019-04-16期

    • 第2019-04-15期

    • 第2019-04-14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