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探寻工业经济高增速的“引擎”

  春暖花开,在连续走过多年稳步期后,今年一季度,全省工业经济骤然来了个“小高潮”——增速大幅回升,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2%,创出了2014年以来的累积最高增速。这个数字一出,让沉闷了许久的山西工业界精神为之一振。全省工业经济实现良好开局,得益于中央“六稳”措施持续发力,市场供求稳步回暖,宏观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得益于国家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简政减税降费政策不断落地显效,市场主体活力充分激发;得益于我省深入开展“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全省上下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内生动力进一步释放。那么具体到实际工作中,是哪些工作触动了经济引擎,让其快速运转开的呢?
  项目建设,促进高质量发展
  “今年一季度,我省突出项目建设,加快实施了新一轮企业技改。以转型项目建设为抓手,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省工信厅运行监测服务处处长檀国榕对记者说。
  今年年初,省工信厅印发《山西省转型项目建设年(2019)工业转型升级重点项目行动计划》,全省共实施1557个工业项目,其中省级层面重点推进102项重大项目建设,总投资2253亿元,市县层面推进1455项工业转型升级项目,总投资9315亿元。把企业技术改造作为工业转型升级,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重要路径,制定《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2019年行动计划》,编制《企业技术改造指导目录(2019年本)》,组织资金项目申报工作,开展“审核+承诺”制改革。全省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25%,占全省工业投资比重36.4%,同比上升6.6个百分点。
  强化高质量发展,全力推进重点产业集群培育。把加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工作部署。制定《加快推进全省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导意见》,组织开展全省产业集群统计摸底工作和产业集群图谱编制工作,围绕先进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煤化工等十二大领域,以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开发区、工业园区为载体,推动产业集群链式集聚、提质增效、高端发展。
  “真金白银”,激活民营经济
  “优化资源要素配置、‘真金白银’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推动转型升级等政策措施,切实帮助民营企业解决燃眉之急,持续释放政策红利,提振了民营企业发展信心。”檀国榕说。
  今年一季度,我省深入贯彻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30条”政策措施,推动构建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的长效机制。稳妥有序推进民营企业清欠工作,截至3月底,累计偿还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63.9亿元,清偿比例达到26.76%。积极推动小微工业企业上规升级,建立1200户小升规重点培育企业库,将2019年“小升规”企业600户目标任务分解下达各市。加快推进小微企业规范化股份制改造,对完成改造的100余户小微企业落实奖励政策。
  在省委大讨论领导组的直接领导下,省工信厅牵头开展了全省万名干部入企服务活动。“广大入企干部既当‘宣讲员’,又做‘办事员’和‘参谋长’,千方百计为企业‘把脉问诊’,积极指导企业加强战略谋划,对提振了企业发展信心也起到了积极作用。”省工信厅副厅长级干部乔丽刚说。全省万名干部入企,深入基层,扎实做好政策、问题、创新、发展“四个服务”,集中解决了一批制约企业发展的问题,激发企业内生动力,提振企业发展信心,牵引全年工作实现了良好开局。
  省经信厅还组织开展百家重点企业对标行业领军企业“春季行动”,扎实推动省内重点企业与行业领军企业的洽谈合作。活动期间共有省市91只小分队,带领162家重点企业分别赴15个省市自治区对标157家行业领军企业,签订协议(促成项目)34个,形成合作意向58个,取得阶段性成果。
  巩固态势,工业经济会更好
  据了解,为巩固工业经济发展良好态势方面,省工信厅已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规划。
  加强运行监测调度。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准确研判走势,及早预判预警,合理引导市场预期。加快工业云平台建设,提高调度的精准化、精细化、科学化。强化工业运行专项调度,加强路企对接,保障重点企业、重要物资运输。
  进一步落实中央和省减税降费、支持民营经济发展、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鼓励科技创新、优化营商环境等各项惠企政策,特别是制造业增值税减税政策,确保企业应享尽享。加力推动我省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三十条”政策落实。
  进一步加大协调服务力度。积极协调铁路部门,做好路地资源对接,优化调配运力,保障电煤等重点物资运输。发挥服务企业常态化机制作用,聚焦制约企业发展的痛点难点,按照分级、分类、综合三种协调办理模式,加强督促落实,定期通报办理情况,不断提高企业问题诉求办理效率和质量。
  进一步实施好新一轮技改行动。抓紧出台2019年行动计划,积极推动传统产业实施技术改造。用足用好技改专项资金,抓紧推进“审核+承诺”制改革,加快项目申报审核进度,突出焦化产业改造提升和新兴产业集群发展,重点支持合资、出口创汇、高新技术、“拳头”产品、典型示范等类型企业,力争在6月底前将大部分资金审核下达。
  进一步引导企业开拓市场。积极推进以企业技术中心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发布2019年山西省重点行业关键共性技术指南,推动制造业重点技术、产品研发,促进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鼓励引导企业主动适应消费升级趋势,利用好省内外市场需求,支持企业多生产适销对路产品,努力扩大汽车、家电、服装等商品消费,释放消费潜力。继续实施山西消费品工业三年振兴计划,加快企业引进、产品开发、品牌建设和集群发展,推动我省消费品供给产业体系合理并迈向中高端。
  进一步拓展招商引资成果。继续深入推进重点企业对标行业领军企业春季行动,做实招商引资,不断拓展成果。积极总结推广晋中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招商、忻州中科晶电以商招商、潞安集团国际化合作招商的成功经验,大力开展以商招商、链条招商、集群招商、平台招商、对标招商。

本报记者 齐泽萍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9-04-29期

  • 第2019-04-28期

  • 第2019-04-27期

  • 第2019-04-26期

  • 第2019-04-25期

  • 第2019-04-24期

  • 第2019-04-23期

  • 第2019-04-22期

  • 第2019-04-21期

  • 第2019-04-2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