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长治4月29日讯(记者 冯毅松 实习记者 焦晋阳)60年前这里诞生过共和国最早的航空俱乐部,60年间这里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飞行员,作为中国体育人的“第二故乡”,这里是中国首家通航公司成长发展之地、中国民航通航飞行大队的运营基地,也是中国航空运动的发祥地之一。4月26日上午,为期三天的2019长治通用航空产业展览会在长治市屯留区沙家庄机场拉开序幕。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家重点支持和我省建设通航强省的时代背景下,素有“中国通用航空摇篮”之称的长治市,开启了与天为党追梦蓝天经济产业的新征程。
407GX、AW139、H130、R44、R22……这一个个生疏的型号就是一架架展翼的雄鹰。当日的沙家庄机场,汇集了成功通航、金笠通航、丰荣通航、山西宇辰达、长治航校、成都航誉、精功通航、润扬通航、金汇通航、陕西蓝天上、永飞通航、泊鹭通航、奥科航空、国家航模表演队等众多国内通航运营企业及机构,直升机、运动类飞机、三角翼、旋翼机、动力伞、热气球、无人机、涡喷航模等20多个种类的40多架航空器。除了静展,还有直升机医疗救援、飞机灭火、无人机消防植保、低空旅游等通航应用场景演练,同时还有各类航空器的精彩演示飞行。3天会期内还包括通航项目发布签约,举行航空体育文旅发展论坛、嘉宾主题演讲、航空文化科普互动展、飞行演示演练等多项活动。
2018年以来,长治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国家大力促进通用航空产业发展,以及我省获批全国通用航空示范省的历史机遇,将发展通用航空产业作为全市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强顶层设计,加快规划编制度,精准对接谈项目,积极主动谋合作。按照市场主导,政府推动,军地协同,产业融合;重点突破,特色发展;鼓励创新,开放合作等原则,长治市将通航产业发展的战略定位为中国低空旅游体验消费重要目的地、华北航空运动产业发展新高地、山西通航产业助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排头兵。长治市通航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25年基本完成全市总体布局,产业初具规模,达到100亿元;到2030年,实现轻资产业务普遍盈利、重资产业务步入正轨,通航产业经济规模达到200亿元,带动长治市成为新旧动能转换的全省典范;到2035年形成产业规模效应,建成布局合理的通用航空机场运营网络和绿色健康可持续的通航产业发展体系,成为国内通航产业发展的知名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