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千年古县”沁水县,张村乡瑶沟村的万头猪场、龙港镇固镇村的光伏发电项目、土沃乡岭东村的鹌鹑养殖场、胡底乡贾寨村的香菇种植基地、樊村河乡樊村村的油用牧丹种植项目、端氏镇山泽村的万亩杜仲种植项目已成为该县推进乡村振兴中“一村一品一主体”的典型代表和靓丽风景。
长期以来,沁水农商银行积极发挥自身点多面广、贴近县域、服务三农的优势,以专业化经营、特色化产品、差异化服务、精细化管理,加上精准到位的金融服务,才让这么多的特色种养殖企业像春花烂漫绽放在太岳、中条大山深处。
近年来,沁水农商银行紧紧围绕当地沁河流域畜牧、蚕桑、蔬菜、林果四大农业特色产业,大力开展“金融普惠工程”,深入推进信用建设,特别是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电商、绿色农业、规模农业等领域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
瞄准带动乡村振兴的重点目标对象,积极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三级授信体系的建设工作,完成“农村金融服务站——区域办贷中心——县级授信审批中心”的搭建,建立了高效的运行机制。同时,扎实推进基础客户“三个全覆盖”工作,切实压缩办理时间,努力提高办贷效率。
下一步,该行将加快融资工具和产品创新,探索多元化的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积极开发动产、存货、产权、林权、应收账款等质押贷款业务,发展票据贴现、转贴现等金融产品,努力探索贷款融资新模式,以强大的产品体系满足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县域经济和乡村振兴多元化的融资需求,用“真金”服务“三农”。
本报记者 崔振海 实习记者 暴丽鹏 通讯员 霍英东 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