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的图书馆外,经常会看到一位保安在地砖上用水练字,配着方格状的地砖,俨然一副书法字帖的感觉,他就是该校的保安师傅刘福旭。
62岁的夏县人刘福旭刚来学校工作不久。几个月前,学院招聘保安,住在附近的刘福旭便来应聘,他虽然学历不高,但练习书法已有十九年。平日里,刘福旭将工作与爱好相结合,工作之余常在图书馆细细琢磨书法书籍。出了图书馆,他便拿出自己自制的海绵笔和水桶练起字来。自制“毛笔”笔头是用横向切开的半切状的葫芦和海绵所做,PVC管或木棍做成的笔杆,练字时只需蘸水书写即可。
刘福旭并没有接受过书法的系统学习。2001年,刚搬到太原的他路过公园,看到不少人在地上写字,便买来书法教学书,从握笔姿势、起笔、横、竖等基础开始慢慢自学书法。
在刘福旭工作的值班室中,一个普通的办公桌上面堆放着厚厚一沓他写的字,在最下面放着一小叠崭新的宣纸,刘福旭不好意思地说,“这些生宣我买了好久,舍不得用,怕自己写不好糟蹋了。”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图书馆打扫卫生的保洁人员有一个习惯,将学生不用的废纸自发收集起来交给刘福旭,这些报纸和废纸是他平日里练字所用的纸张。
刘福旭对书法的热爱,也影响着学生们。管理学院的学生麻俊红也是个热爱书法的姑娘,平日里她经常去看刘福旭练字,时间一长,便和刘福旭熟悉了。交流书法的同时,她曾想问刘福旭买一只他自制的“户外毛笔”。“我自制的笔可不对外卖,我可以送给你。”刘福旭将笔送给了她,让麻俊红觉得意义非凡。
会计学院的学生郝平告诉记者:“刘师傅刚来的时候,我了解到他喜欢书法,经常会帮他复印一些书法字帖,刘师傅还送我一本书法字帖。现在刘师傅只要一有时间,就会主动向写字好的老师请教,不断精进自己的书法技艺,值得我们学习。”
无论书法家还是校园保安,中国传统文化需要被更多人热爱。在刘福旭潜移默化带动下,学书法也在山大商务学院蔚然成风。
本报首席记者 崔晓农 通讯员 解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