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海南岛漫长的海岸线上分布着许许多多的渔港,每个渔港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有独属的风景。看渔港日出日落,感受渔民耕海牧渔的丰收喜悦,买最新鲜的鱼获,品最美味的海鲜,若想体验真正的渔家文化,可以走进渔港,逛鱼市、寻渔趣,发现人文之美。
万宁乌场渔港:海的味道它知道
清晨5时许,天边才放出一道曙光,万宁市万城镇乌场港已是一片热闹场景。归港的渔船、卸鱼的渔民、验鱼的鱼贩和叫卖早点的小商贩各自忙着,这里新鲜上岸的有鱿鱼、带鱼、鲳鱼、马鲛鱼以及一些叫不出名字的海鱼……清晨的乌场港,就是这样一幅热闹的鱼市图景。
这些新鲜渔获大多会被送至万宁市内的农贸市场。天明开市后,它们就会和早起的市民一道“回家”,最终登上市民的餐桌。
万宁人喜食海鲜,三餐不可一日无鱼。香煎马鲛鱼、油炸秋刀鱼、后安鲻鱼汤……在万宁,以海鱼为原材料的美味菜品数不胜数,而且常年“虎踞”各大餐馆菜单热销榜单。这等景象,自然离不开万宁当地优质渔港的支撑。
万宁的海鲜,大多来自于港北港与乌场港,其中乌场港以优质马鲛鱼出名。乌场港位于万宁市万城镇乌场村,乌场的得名便来自于马鲛鱼。清道光时期,乌场因盛产乌鱼(马鲛鱼的方言叫法),而被称为乌鱼场,被后人称为乌场。
在乌场地区,曲折的海岸线形成优良的自然港湾,海域广阔,乌场渔港就坐落在这里。正对着乌场港的,就是太阳河入海口以及大洲岛,这里盛产石斑鱼、马鲛鱼、巴浪鱼、黑枪鱼、打铁鱼、石刀鱼、带鱼、鲳鱼、鱿鱼、龙虾等,海鲜产品供不应求。
乌场渔市的鱼源,都来自于夜里出海的渔船。乌场的渔民基本不出远海,主要在大洲岛附近渔场捕鱼,品种以马鲛鱼、鱿鱼和巴浪鱼最为出名。清晨,前夜出海的渔船归港,带回来最新鲜的海鲜鱼货。这时,收购海鲜的鱼贩子早已闻风而动,早早来到渔港等候。尤其是渔季时,由于渔民带回来的渔获很多,港内更是人潮涌动,归港的渔民、收鱼的鱼贩、晒鱼的渔娘,还有前来“捡漏”的市民,十分热闹。
乌场渔港是海南为数不多的天然渔港之一,虽然渔港空间不大,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渔港内设有冷藏库、小加工厂、渔网、机械修补场地等,渔民出海归来的渔获都在这里交易,十分便利。
在乌场渔港,不仅可以买到新鲜的海鲜,还能买到美味的鱼干。在渔港周边,有很多小小干货店,店里通常只有几台冷柜,冷柜里就是当地人自己晾晒的鱼干。天气好的时候,也能看见铺满各色鱼干的晒网,一条条晒网连成一条舌尖上的风景线。
如果觉得出海太累,只想单纯地踏浪逐沙,乌场海滩也能让你眼前一亮。这里的沙滩非常细腻,呈金黄色。赤脚走在沙滩上,追逐上岸的浪花,任海风拂面,看远方海天一色,瞬间心旷神怡。
有薄雾时,乌场渔港就是另一番奇妙风景,远方的大洲岛隐藏在薄雾之中,时隐时现,与海天相交,就像是传说中的蓬莱仙山,十分美丽。这时候,在海边的客栈里,约上三五好友,尝一碗海鲜粥,或品一杯兴隆咖啡,正是眼中有景,唇齿留香,心中有诗。
这般完美诠释大海魅力的乌场渔港,也难怪当地人夸赞:海的味道它知道!
文昌清澜港环球码头:最是人间烟火味
在众多的渔港中,位于文昌市东南部的清澜港无论在海南人的眼中,还是在外地游客的心中,都有着一席之地。其所在的葫芦状海湾面积约67平方公里,明代曾设清蓝守御所,后改写成“清澜”,海湾因此而得名。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清澜港逐渐发展为集水产码头、货运、轮渡等为一体的大港口,成为过往渔船的补给基地。而环球码头则是这里最热闹、最繁华的地方,一度成为东郊镇象征财富和文化的“海上丝绸之路”。作为连接清澜地区、东郊地区的渡口,上世纪九十年代,轮渡公司相中商机在这里开通了轮渡,为往来两地的民众提供方便。
环球码头轮渡承载了不少当地人的“乡愁”。有些轮渡工作人员或许还记得轮渡的黄金时期:以前每逢周末,在港口车队排长龙那是经常的事,有时工作一天,嗓子都喊哑了。而当地人乘坐的渡轮,卖菜的村民、卖鱼的鱼贩,全靠这小小的柴油机动船来往于两岸。
2012年,清澜大桥建成通车,环球码头繁华的轮渡时光不再,取而代之的是海鲜市场的火热。
因为清澜港位置独特,清澜港的渔民一部分在外海作业,一部分在附近的八门湾作业,因此这里的海鲜品种格外丰富,备受食客欢迎。每逢傍晚,寻味而来的人们汇集在这小小的市场里选购生猛海鲜,或是带去旁边的海鲜加工店现做现吃,或是带回家烹饪出自家口味,尽情享受这些物美价廉的人间美味。
穿过市场,眼前便是开阔的港口,停在岸边的渔船鳞次栉比,归家的渔民收拾渔网,飞架而过的清澜大桥成了最美的背景。当你满载着海鲜走出市场,眼睛和鼻子又不自觉地热切迎接冒着热气的蒸木薯、椰子粑,色泽诱人的烤乳猪,飘着香气的文昌鸡和烧鸭,现切现卖的各种水果……山川依旧,风味不改,人们迷恋的或许就是这样熟悉而又温暖的烟火气息。
三亚崖州中心渔港:“海鲜福袋”尝个够
到三亚旅游,敞开肚子吃一次海鲜大餐是不少游客的打卡行程之一。除了去当地有名的海鲜广场、海鲜市场购买海鲜加工,还有哪些地道的“尝鲜”吃法?位于三亚西侧的崖州中心渔港是当地规模最大的海鲜交易港口,不仅能买到第一手新鲜渔获,而且品种丰富、价格亲民,对于“海鲜迷”来说不容错过。
崖州中心渔港位于三亚崖州湾、宁远河出海口处,背靠崖州区,面向南海北部湾海域,由承载着不少三亚市民记忆的老渔港搬迁而成,于2016年8月正式开港运营,能满足南海渔场作业船舶停泊、避风、卸渔交易、补给等需求,年鱼货卸港量能达8万吨。若时间充足,且又想在三亚短暂的停留时间中深入感受风土人情,不妨抽出点时间到渔港逛逛。
目前,正值开渔时节,渔港内热闹非凡,每天都有满载渔获的渔船靠岸,渔港内带着浓厚海鲜味的空气里,饱含着渔民辛苦劳作后的收获及满足。当地人告诉海南日报记者,要想一次性买到新鲜、丰富的渔获,建议14时至17时逛渔港。在这个时间段,渔港码头早已整齐有序地停靠了许多大大小小出海捕鱼归来的船只,渔民们将渔获运到岸上交易,不一会儿功夫,一个热闹渔市便初具规模,马鲛鱼、带鱼、鲳鱼、鱿鱼、墨鱼、鳗鱼、金线鱼、虾、螃蟹等各式海鲜应有尽有,既可零售,也能批发,定能让各路“海鲜迷”大饱眼福。由于这些海鲜刚打捞上岸,整体价格自然也比三亚市区便宜,卖家大多随性爽快,有时来不及给海鲜分类,直接将虾、蟹、鱼等海鲜集中装筐后,统一价格销售,犹如一个“海鲜福袋”,能带给买家不少意外惊喜。
“到崖州中心渔港,不但能买到全三亚最新鲜、最便宜的海鲜,最吸引人的是能欣赏到碧波荡漾、渔船云集的壮丽景色,看到渔民们满载而归时的愉悦表情,感受到自然、朴实的三亚气息。”三亚市民王辰说。
渔港内还建造了一座高105米的“丝路之塔”,灯塔灯光射程可达22海里,为过往和来港船舶提供安全保障。灯塔屹立在湛蓝海上,与周边渔船遥相呼应,随手一拍都是小清新的场景。 (诗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