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胜利街的林先生准备更换一下家具风格,于是借助社区的“二手货交易群”出清了一批旧家具。“说是旧家具,其实也是八成新左右的。”林先生说,300元一张的进口床垫,半卖半送,很快被秒杀。
如今,无论是线上的论坛、APP,还是线下的社区跳蚤市场,二手货交易风起云涌,人们不再认为用二手没面子,久而久之“闲置经济”理念日渐深入人心。对此,有人拍手叫好,认为符合时下“断舍离”的极简主义生活方式,但也有人体验之后,遇到几许困惑。
那么,闲置经济的背后究竟有怎样的商机蕴藏其中,又有着怎样的难题横亘在眼前呢?
线上线下用户多
“花了280元给我女儿买了童车,400元买了一辆婴儿推车,今年过年,又花了60元给女儿买了件喜庆的小斗篷,这些东西质量都很好,而且很新。”董女士的手机里有好几个买卖二手货的APP,在那里,不仅可以低价淘到质量不错的东西,还可以将自己闲置的物品卖掉换钱。
其实,像董女士一样对线上二手交易较为热衷的消费者不在少数。毕竟,随着大量电商和资本的推动,以及传统二手市场(跳蚤市场)中商品受困于流通渠道窄、市场范围小、展示空间有限等局限,如今,“闲置经济”已逐渐从线下向线上扩张。
从表面看来,闲置经济就意味着鼓励用户对旧物的循环使用,自然会减少用户对新品的购买,这对不少商家而言似乎并不是什么好消息。而事实上,消费刺激了闲置物品的出现,而消费带来的存量经济,给了二手闲置交易市场成长的空间,也给用户和平台带了新的活跃增长期。而且,用户在进行二手交易的过程中,不管是买家还是卖家,必然都会产生购置新品的意愿,而有了消费的欲望,自然也就带来了商机。
根据《2018上半年中国在线二手交易市场监测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在线二手交易用户规模增长率超过55%,近0.76亿人已成为线上二手交易平台的用户。且在此其中,国内二手交易平台用户平均年龄为28岁,其中85.3%为18-34岁的年轻人,78.9%的用户拥有大学学历。七成用户家庭收入水平维持在万元人民币之上。
由此可见,在消费观念与认知的转变下,拥有高学历的年轻人既是大众消费的主力人群,也已成为二手交易市场的消费主力军。他们普遍收入不低,有着足够的经济实力支撑新鲜消费品的支出,同时也需要以更高的性价比来享受到更好的商品。在这样的用户特征下,不单单是二手交易平台需要抓住并维护好这一层级的用户,对于电商平台而言,同样也是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
“林子”大了“套路”多
登录用户名,只需将出售或者交换的物品进行拍照、上传,配以文字、价格说明,就可以轻松交易……这种便捷轻松的交易方式吸引了大量用户将闲置物品交换出去。但“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而且这种交易毕竟只属于个人买卖,相关监督不完善,卖家、买家都免不了被“套路”的风险。
张丽告诉记者,她曾在某线上二手交易平台上花70元购入一件冬天的外套,卖家说是九成新,可打开快递包裹一看,旧旧的,水洗以后,更加不堪入目。于是,她找到卖家理论要求退货,却被告知要承担18元的快递费用,张丽想想划不来就哑巴吃黄连,算了。从那以后,她就很少从摸不着的网上买二手货了。
买东西的一肚子委屈,卖东西的也有口难言。
齐燕有许多名牌包包,有些时候闲置的太多了就会把包挂在二手交易平台上卖掉。可前些天她给一个买家发货之后,买家发来消息说包是假货,要退货。而且要求齐燕提供发票,称有发票就相信是真包。
“我的包是在商场专柜购买,时间过去这么久,发票和凭证早就丢了。”面对买家提出的诉求,齐燕很无奈。双方就这样僵持不下,只好启动了客服介入。客服说卖家提供不了凭证,只能强制退货。万般无奈的齐燕只得同意,可收到买家发来的包时,越看越不像自己的那只,这才立马意识到自己的包被调换了。
于是,齐燕拨打了该交易平台全国客服电话,咨询如何实现对平台的有效监管。但对方含糊不清,未作正面回应,并几次挂掉电话。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像齐燕遇到的问题在网上其实很普遍,且不少买家当起“二手贩子”,收货的同时一边选择退货一边进行转卖,一旦无法出售便直接退回。
监管不完善隐忧多
事实上,二手交易,先天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缺陷。
虽说有不少平台引进了信用机制和实名认证等举措,但这些保障措施在专业的诈骗集团面前,很难真正起到作用,再加上平台又无法强制卖家提供售后服务,使得消费者的维权困局一时间层出不穷。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传统意义上,以营利为目的且拥有执照的人才可称为经营者,而二手交易的买卖双方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消费者和经营者,并不适用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最多可用合同法或民法通则来解决。网上交易确实存在维权难题,双方都应该警惕其中的风险。建议用户在二手交易平台买卖物品时,应留意对方的认证情况、信用情况,注意保存聊天记录、交易凭证等信息。交易时,一定要按照平台的安全提示进行,不要脱离平台交易付款。一旦发生纠纷,及时与商家沟通协商,或者申请平台介入调解。协商不成时,要主动地向当地工商部门或消费维权组织请求调解。
与此同时,大多数的二手商品交易平台也存在着审核不力,惩戒机制不完善等情况。而且,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的二手电商平台,还面临着同质化严重,行业壁垒不强的痛处,无论是买家还是卖家,面对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二手交易平台,没有一定的优势和强大的壁垒,自然是难以捕获用户的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