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旅游新闻周刊

地下转地上 黑色变绿色

长治上党区振兴村特色旅游火起来

  • 振兴小镇推出的体验农事活动等旅游项目吸引了八方游客。栗美霞 摄

  •   曾经是一个依靠煤矿致富的普通山村,从2015年以来,长治市上党区振兴村决心自我改革,转型发展,地下转地上,黑色变绿色,紧紧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以“文化”为魂,以“旅游”为径,以“特色”为先,旅农相融、旅工结合、旅商互促,三产融合,实现了全村共同致富。在日前举办的山西省第五次旅游发展大会上,长治市上党区振兴乡村生态文化旅游区党委书记牛扎根与参会的旅游界人士分享了打造特色乡村游的成功经验。
      旅工结合,催热旅游发展
      振兴村靠煤矿起家的,但矿产资源毕竟是有限的,该村依靠煤矿积累的财富尽早建设了新村、改善了生态、开发了乡村旅游。在核心景区投资建设了秋千园、拓展训练基地、跑马场、民俗酒店。在旅游业发展起来以后,借助旅游的平台,积极推进农产品加工制造业和小手工、酒庄等二次产业,推出了马刨泉矿泉水、上党振兴村酒、振兴村老陈醋、小杂粮、葵花油等产品,农产品已涵盖三大门类十余个品种,年产值达到2000余万元。
      旅农相融,提升农业效益
      为了农业能更好地服务于旅游发展,振兴村按照农业观光、农事体验、蔬果采摘、农艺博览等功能,采用公司+农业+农户的形式,统一规划、分片承包、自主经营。目前,已建设特色化农庄六处,规模化种植基地三处,农艺博览园三处,不仅丰富了种植内容,提升了农业效益,推动了旅游发展,而且充分调动了农民的参与性、积极性,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渠道。近年来,该村推出了吃农家菜、住农家屋、购农产品、体验农事活动等旅游项目,形成了全村互动抓旅游,家家户户都赚钱的好局面。
      旅商互促,带动餐饮物流
      振兴小镇推出了吃农家菜、住农家屋、购农产品、体验农事活动等旅游项目,形成了全村互动抓旅游,家家户户都赚钱的大好局面。村民们在自家小院上做文章,在小摊小吃上下功夫,逐步把小吃街变成了小吃村。村里鼓励农民建设农家乐170余户,民俗酒店六处,民俗养生九处,容纳600人就餐的生态酒店一处。所有餐饮住宿全部以纯绿色原生态的菜品制作为主,有效吸引了周边旅客。同时,容纳160余家商户的上党印象商贸一条街店铺全部开张营业。
      目前,这个小乡村已建成了集农业观光、生态采摘、民俗体验、农艺博览、精品民宿、会务接待、健康养生、产品营销、食品加工等产业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度假区。随着春节嘉年华、根祖文化旅游节、重阳文化旅游节等活动的连续举办,以及拓展训练、夏令营、冬令营、冰雪世界等新项目的落地,振兴小镇游客量不断攀升,近3年累计接待游客300余万人次,综合收入达到8000万元。
      今年,振兴村将重点打造旅游新业态,逐步把上党印象步行街延伸到两街三路;壮大名吃区、特产区、体验区三区叠加,丰富人流、物流、资金流三点开花,真正实现人人搞旅游,家家来赚钱的目的,“让每一位游客来到振兴看到的是绿色杂粮,吃到的是养生食品,购买的是生态产品,最终让振兴小镇的旅游火起来,让群众的口袋鼓起来。”牛扎根书记向大家展示了未来振兴村的美好蓝图。

    栗美霞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9-05-26期

    • 第2019-05-25期

    • 第2019-05-24期

    • 第2019-05-23期

    • 第2019-05-22期

    • 第2019-05-21期

    • 第2019-05-20期

    • 第2019-05-19期

    • 第2019-05-18期

    • 第2019-05-1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