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太原消息 一部熔铸了对一位去世四十年老支书炽热乡情的回忆录——《粮铸村魂——张友良纪念文集》,由三晋出版社正式出版面世。近日,山西省内文化界、新闻界等三十余人参加了在定襄县举行的文集首发式。平实真切的笔触、详实泛黄的史料、珍贵的黑白历史照,真实再现了四十多年前一个北方村庄的蝶变历程。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产、售爱国粮闻名遐迩的“华北产粮第一村”——山西省定襄县季庄乡横山村,有一位奠基人、老支书张友良。他三次主动放弃地方领导干部的身份,回到了生他养他的村庄,成为一名村干部。他带领全村4000多名干部群众,把一个后进村变成了人心齐、干劲足、有钱花、工副业发达的“华北产粮第一村”。1974年达到400万斤,成为全国农业战线的一面红旗。“百井十站万木园”的农业翻身工程,至今让横山人受益匪浅。文集从多个角度反映了张友良同志为党的基层工作和群众利益艰苦奋斗、敬业奉献、廉洁自律、改革创新的一生。2018年4月,横山村党支部、村委会组织召开了“纪念张友良逝世四十周年座谈会”,村民和生前友好、社会各界人士一致提议出版纪念文集。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经过一年多的精心筹备,终于付梓。 (文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