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市县新闻

“孙文龙纪念馆”带火一方经济

  孙文龙纪念馆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完全由老百姓和社会各界自发捐资修建而成的纪念馆,也是全省唯一一家“全国关心下一代教育示范基地”。它的主人是深得阳城、武乡、屯留三县人民爱戴的原县委书记孙文龙,被人民群众亲切地称为“蚕桑书记”“粪篓书记”“焦裕禄式的好书记”。如今,这里已成为一座根植于民间服务群众的重要场所,是阳城乃至晋城的一张名片。
  “2018年,共有235个团队、80000余人次来纪念馆,追寻红色足迹,接受廉政教育。”孙文龙纪念馆负责人孙宽林翻着厚厚一摞参观记录对记者说,“近年来,到这里参观的人越来越多,几乎每天都有人来接受红色教育,最忙碌的时候,曾一天接待了30支参观团队。来参观的除了晋城本地人,还有不少来自太原、运城、临汾、长治以及河南等地,他们有的是单位组团而来,还有很多自驾游的散客。”
  孙文龙纪念馆内共有从中央、省、市、县、镇授予和命名该馆各种教育基地牌匾达八十六块之多。依托纪念馆“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基地、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等平台,各单位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职工、青少年多次前来开设党课讲坛,以现场课、情景课等形式传递正能量。
  孙文龙纪念馆位于阳城县河北镇孤堆底村境内,纪念馆红色旅游的发展,也给这个小山村带来了生机。
  “如今,孤堆底村是国家级乡村旅游模范村,还是中国传统古村落和山西历史文化名村,红色旅游不仅为孤堆底人带来了经济收益,同时还带动周边史家岭、下交、圪涝掌等村庄增收,实现共同致富。”孤堆底村主任原红信说。
  近年来,孤堆底村委先后启动建设了一系列生态农业观光工程,形成了一馆五园:孙文龙纪念馆、生态农业采摘园、民俗文化博物园、龙江水库游乐园、文龙森林健身园、传统古村体验园。同时,红色旅游的发展,还带动了多方面的合作。比如,纪念馆景区还与杨柏旅游度假区共同联合主推红色旅游、名人旅游、文化旅游、故居旅游等特色旅游来吸引游客;晋城市晋岳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与孤堆底村深度对接,创新机制、联手开发丰富的蚕桑资源,投资建起桑叶茶厂,开发出十多种中华康养蚕桑系列特色农产品,在全县范围已经开发蛋白蚕桑园1000亩。
  在该村记者还了解到,孤堆底村有183户、396口人,随着纪念馆参观人数的增多,村民办起了农家乐,把民居变成了客栈,目前全村共有15家农家乐,可以同时接待300人吃住。同时,村民还开发绿色无公害蔬菜、土鸡蛋和土蜂蜜等土特产,把自家的农产品变成了备受各地游客喜欢的商品。2018年,村里年人均收入达到了10300多元,全村经济收入达到了92.3余万元。

本报记者 崔振海 实习记者 暴丽鹏 通讯员 郭学良 赵明德 白军社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9-07-01期

  • 第2019-06-30期

  • 第2019-06-29期

  • 第2019-06-28期

  • 第2019-06-27期

  • 第2019-06-26期

  • 第2019-06-25期

  • 第2019-06-24期

  • 第2019-06-23期

  • 第2019-06-22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