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深度报道

刺激消费仍是主要驱动

—— 对话省社科院专家周洁

  继促进基建、民间投资等政策密集出台后,作为拉动经济发展“三驾马车”之一的消费,也迎来重磅文件。国务院印发《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健全消费政策体系,进一步研究制定鼓励和引导居民消费的政策。之后,我省也出台了相关政策,全面增强消费对稳增长的基础作用。省社科院的周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之所以扩内需、大力推进消费升级,一方面是因为目前经济发展阶段已经处于消费升级的快速发展时期;另一方面,是因为迫切需要消费来稳定经济增长。
  “消费已成为我省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但消费政策体系尚难以有效支撑居民消费能力提升和预期改善。”周洁认为,我省需要更好地促进消费潜力的释放,此次《山西省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的出台正当其时。
  在周洁看来,这次发布的促进消费的重要政策文件中,最大的亮点是出台了许多根除消费增长痛点、堵点的政策,且没有回避问题。例如,针对当前质量和标准体系仍滞后于消费提质扩容需要、信用体系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还未能有效发挥作用、消费政策体系尚难以有效支撑居民消费能力提升等问题,《实施方案》提出,要完善消费领域信用信息共享共用机制、加强信用信息公开等。这些内容不仅是此次《方案》中的最大亮点,也是促进消费相当值得期待的领域。
  周洁表示,《实施方案》出台的一大背景,是我国正处于消费全面升级的重要历史时期,消费成为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压舱石”,从而对促进消费潜力提出新的要求。从商品消费看,我省商品消费已经从量的满足转向追求质的提升;从服务消费看,旅游、文化、体育等服务消费规模迅速扩大。“因此需要出台政策更好地促进消费潜力的释放。”周洁表示。
  周洁认为,《实施方案》有3个看点值得关注。一是将消费作为“生产—流通—消费”循环的起点和终点,以消费升级引领供给创新、以供给提升和创造消费新增长点,从而使社会再生产的循环动力持续增强,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居民消费率稳步提升;二是从供需两端同时发力,既有从供给侧出发,培育重点领域消费细分市场、营造良好消费环境的政策,也有从需求侧出发,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引导形成合理消费预期的措施,从而切实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三是指明的消费发展方向与我国消费升级方向契合,商品消费上更加注重品质、便利、智能、绿色,服务消费上对文化、旅游、体育、健康、教育等消费热点把握准确。
  为改善居民消费能力和预期,《实施方案》提出,要完善财税金融土地配套政策。包括修订完善《山西省个人所得税减征规定》,落实个人所得税法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企业工资指导线制度,建立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制度,引导企业合理增加职工工资。
  “长期来看,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之一。”周洁分析称,随着生产和生活消费的不断升级,中高端消费将推动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转型加快发展。一方面,以教育培训、文化、体育健身、旅游为代表的生活类服务业符合居民生活消费升级的方向,将得以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制造业转型升级将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人力资本服务、科学技术服务、租赁和商务服务将延续快速增长的态势。
  谈及如何进一步健全消费政策体系,周洁认为,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因为我省消费增长动力不足,根源在于各阶层的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如何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是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而收入分配改革,一个重点优势就是社会保障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也是重要一环,如通过消费税改革降低消费品价格,真正做到让利于民、藏富于民;还要建构统一、公平、开放的消费市场环境,重点是打破地域分割和市场分割,消除不同形式的消费歧视,积极培育和壮大各类消费供给主体,加大对服务领域的对外资的开放、降低对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门槛。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9-07-14期

  • 第2019-07-13期

  • 第2019-07-12期

  • 第2019-07-11期

  • 第2019-07-10期

  • 第2019-07-09期

  • 第2019-07-08期

  • 第2019-07-07期

  • 第2019-07-06期

  • 第2019-07-0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