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晋周刊

别让暑期经济“中暑”

  近期,一篇《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的文章在朋友圈疯传,道尽了不少家长暑假消费的苦恼,更折射出暑期经济的近乎“疯狂”。
  事实上,这种“高热模式”性价比并不高。以“研学旅行”为例,近年来,各地都掀起了研学旅行的热潮,大量机构蜂拥而入,市场火爆异常。一些游学机构动辄将出境旅游产品贴上“游学”的标签,改头换面之后抬高价格。实际上,很多项目仅仅是参观大学、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设施而已。这类产品价格虚高,内容却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游而不学,很难实现拓展视野、丰富知识,提升创新与实践能力的效果。
  另一方面,“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仍然存在。很可能平时你追我赶,生怕孩子落后,假期也不甘心,看到别人家孩子参加“夏令营”也让自家的孩子参加,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参加培训班自家孩子报的比人家的还多,即便没钱借债也无所谓。
  于是,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就要求家长不能抱着“补偿心态”任性消费“暑期经济”,而要结合家庭条件,在各种各样的“暑期经济”花样面前,针对孩子的兴趣和需要进行合理筛选,切实做到理性消费,让孩子科学度假,同时引导孩子休闲有度,树立良好的金钱观念、时间观念,方才大有裨益。

桑莉媛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9-07-23期

  • 第2019-07-22期

  • 第2019-07-21期

  • 第2019-07-20期

  • 第2019-07-19期

  • 第2019-07-18期

  • 第2019-07-17期

  • 第2019-07-16期

  • 第2019-07-15期

  • 第2019-07-14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