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市县新闻

阳高:与电商“结亲”助农增收

  这几天,阳高电商卖杏“火”了,网络售菜“热”了,农民增收“笑”了……而这一切的变化都得益于该县与电商“结亲”的结果。
  阳高县在脱贫攻坚、巩固提升中,立足设施蔬菜、特色杏果、优质杂粮、规模养殖四大传统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光伏发电、康养旅游、中药材种植等多种产业,延伸产业链,畅通销售渠道,推动农业发展方式由生产型向市场型转变,电商成为帮助农民增收致富、推动“4+ N”产业发展的发力点。

电商唱戏,地头变“超市”

  “我今年种了8亩杏,在地里就全部通过电商销售,总共卖了7万多块钱哩!”数着卖杏赚来的钞票,东小村镇第十其村村民李分心里乐开了花。在该村,利用电商卖杏实现增收大有人在。
  “我们村600多亩杏树,‘澜铂会’电商平台现场收购‘大吉杏’和‘香白杏’就20多万斤,地头变‘超市’,大部分村民都沾了电商的‘光’。”该村党支部书记郭文德满脸自豪地说。
  东小村镇是阳高县重点打造的杏果基地之一,电商成为今年该镇“大吉杏”销售的主要途径,全镇通过电商售杏50多万斤,甚至“大吉杏”苗木也放在网上销售,有力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而在全县其他乡镇,通过电商售杏也是风生水起,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阳高的‘大吉杏’在网上卖火了!”刚刚结束的阳高县乡村旅游采摘网络文化节,通过“网红”直播吸引外地广大网友来到阳高进行采摘“大吉杏”或网上购买活动如火如荼。本次活动在线直播观看量高达130万次,直接参与采摘活动的种植园超过50家6000多亩,覆盖6个乡镇45个行政村,产量超1500万斤,预估销售额超8000万元。
  阳高县是“三晋杏乡”,杏果种植业是一项农业基础产业。截至去年底,全县共种植杏树18万亩,杏产品加工企业30多家,年产杏产品250万斤,产值达1亿多元,带动近万名贫困群众增收。为进一步加大品牌宣传,该县积极探索、创新电商扶贫发展模式,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引导带动作用,通过举办多届“杏花节”和“采摘节”等活动,逐步将杏果产业做深做强,实现了品牌落地,产品增值。

网络铺路,零售变“趸卖”

  7月13日,在古城镇的农光互补产业扶贫项目园区,146栋总产量近90万斤日光温室“阳高红”西红柿全部在网上通过电商售罄。这里的西红柿是由一家农业公司和一家网络营销公司联手经营,以每斤近10元的高价全部在京东、盒马、每日优鲜等网络平台销售。该企业负责人史斌说,这里的西红柿连本地人都“难尝一鲜”,果实一成熟就实现了整体“趸卖”,电商的快捷和便利让西红柿供不应求。
  “阳高红”西红柿是阳高近年来打造的设施蔬菜主导产业,为国家绿A标准。阳高红蔬菜全产业链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说,“阳高红”西红柿含糖度比普通西红柿高出5个点,倍受全国各地大型超市的青睐,加入电商后,将会成为“抢手货”。
  这几天,东小村镇新东村的移动大棚产业项目园区内,300栋“阳高红”彩椒蔬菜大棚喜获丰收。这里正在和县工信局对接电商收购事宜,达成后将会更加拓宽销售渠道和增加收入。
  “电商售菜是我们势在必行的发展趋势,方便快捷,价钱还不错。”该园区负责人说。
  设施蔬菜是阳高县的主导产业之一,该县确定了“一户一栋棚,脱贫拔穷根”的发展思路。到2018年底,全县累计发展设施蔬菜大棚44966栋,蔬菜种植面积10.42万亩,总产量51.27万吨,其中设施蔬菜产量27.01万吨,露地蔬菜产量24.26万吨。为了实现建设京津“菜篮子”,通过电子商务进农村项目的实施,与京东商城驻大同分公司对接,将所产设施蔬菜在京东众筹平台进行宣传认购销售,以网络宣传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提高知名度,推动了设施蔬菜多渠道销售,推动蔬菜产业发展。

政府搭台,号召变服务

  夜深了,忙完一天的工作,长城乡二十六村驻村工作队长兼第一书记高俊打开电脑,他要在网上帮助村民郭玉斌和韩奎销售小杂粮和胡麻油。“老百姓的小杂粮、土特产放到销售平台后,很受消费者欢迎,这也为村民增收不少呢。”高俊笑着说。
  在与电商“结亲”中,阳高县各级各部门党员干部把号召变服务,主动对接,共谱服务曲:他们以培训为抓手,培养电商扶贫人才;以平台为依托,促推农产品上行;以项目为支撑,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阳高县还成功申报了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积极构建县乡村电商服务网络,扶持电子示范村镇,推进智慧农村建设,探索“党建+电商+扶贫”模式,以县城电商进农村公共服务中心为核心,乡镇设立电商综合服务站,村级建设电商服务站,积极与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国内知名电商企业合作,全面铺开农村快递物流网络建设,解决农村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问题……
  政府搭台,构建电商服务网络,电子商务进农村,使该县建设全国“米袋子”、京津“菜篮子”、北方“肉案子”和世界“杏盒子”步伐加快,“4+N”产业也在电商的助推下蓬勃发展,特色农产品真正实现“产得优”“卖得好”“赚得多”“带得动”。

本报记者 杨晓明 通讯员 卢永龙 史亮 荆福斌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9-08-05期

  • 第2019-08-04期

  • 第2019-08-03期

  • 第2019-08-02期

  • 第2019-08-01期

  • 第2019-07-31期

  • 第2019-07-30期

  • 第2019-07-29期

  • 第2019-07-28期

  • 第2019-07-2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