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记者来到平顺县西沟乡下井村,只见山坡上密布的光伏板在太阳的照射下熠熠发光。汩汩电流顺着根根银线流进了升压站接入了大电网,给老区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能源由“黑”转“绿”,天空由灰转蓝,荒山变宝山,农民变工人,这是长治黎城、平顺两个革命老区现在的真实写照。用当地老百姓的话说,2019年是个好年景!
这样的好年景源于一项超级工程——长治光伏发电技术领跑基地建设工程。长治光伏发电技术领跑基地作为国家首批光伏技术领跑基地,建设规模为500兆瓦,分2个单体项目各250兆瓦,分别位于黎城县和平顺县境内,规划总占地面积2万余亩,总投资36亿元,是我省规模最大的光伏发电项目之一。
黎城、平顺两县光照充裕的成片未开发山区是建设光伏基地的绝佳选择,但两地的崇山峻岭给光伏并网发电带来巨大的难题。作为基地投运的最重要一环,负责将基地所发电量接入大电网的长治供电公司众志成城,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在平均海拔1200米的险峻山区,以3个月的超速度,让两座220千伏升压站拔地而起,50多公里输电线路飞架太行,于今年6月30日成功将光伏发电技术领跑基地电量输送到大电网,实现了光伏领跑基地的“光速”起跑。
与时间赛跑,挑战不可能
长治光伏发电技术领跑基地项目自2017年立项以来就受到全省的广泛关注。其中,长治供电公司负责项目配套的平顺、黎城两个220千伏光伏升压站送出工程,事关发电上网,重要性不言而喻。
平顺、黎城两个220千伏光伏升压站送出工程均包括220千伏光伏升压站新建工程、间隔扩建工程和220千伏线路送出工程。项目于今年3月先后完成审批、协调、设计、勘测等,于3月30日开工,6月30日送电,共计施工时间90天。 要知道,此类项目的合理工期是15个月,这就意味着要在3个月完成15个月的工程任务,这似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长治供电公司超前谋划、倒排工期。项目批复第一时间就组织物资集中采购,确保粮草先行。同时,统筹制定土建、电器设备、线路施工、物资配送方案,将责任精确到人,将时间精确到秒。
“自开工以来,黎城、平顺两个升压站内均为24小时轮班制,两条线路由于环境因素采取与光照同行原则,从日出到日落。”黎城光伏发电技术领跑基地建设生产工作总负责人张瑞告诉记者,“我们采取施工、监理、验收、调试同步进行,最大限度统筹各专业人员,做到效率最大化。”
这得益于长治供电公司在工程施工前期的强大准备工作。以黎城220千伏洪井升压站为例,在4月份变电站土建尚在进行期间,长治供电公司已经组织负责该站主变运输的团队进行了跨越4省、总长度1000多公里的模拟运输。同时,投运前夕为主变安装、调试、验收的工作团队也已明确到人。也就是这样的数据化、精准化的管理模式,让不可能变为可能。
与困难博弈,行走在太行之巅
为高效输送电能,黎城、平顺两座变电站选址于两个光伏基地的中心地带,这就意味着要将变电站建立在群山之中,而输电线路则要跨越崇山峻岭。
山中无平地。今年1月份,长治供电公司采用爆破降方共计5.5万方,将山头削平,为变电站提供建设基础。也正因平山为基,变电站占地有限,土建、电器安装、特种作业车辆等各类人员和车辆要精确地安排好工作时间和人数,保安全,更要保质量。最多的时候,变电站内需统筹200多人的作业,一刻也不能放松。
深涧无坦途。平顺输电线路总长31.2公里,横跨平顺县无人区,机动车无法通行,只能从四川雇骡马、采用简易索道等特殊途径进行物资运输。“这是长治供电建设史上最难的一次。”从事20余年电网工程建设工作的长治供电项目管理中心工作人员李会军介绍。记者在平顺220千伏输变电工程项目管理中心驻地看到,由于每日工作都行进在上下坡之间,很多同志的牛皮登山靴都被大脚趾戳了个洞。而黎城输电线路总长19公里跨越高速公路、高速铁路,需要在车流少的特定时间为公路、铁路安装防护网,再采用无人机进行牵引放线,整个过程来不得半点含糊。
难上加难的是,由于两个基地均为中风化岩地质结构,这一结构对变电站接地十分不利,为了提升安全系数,保证正常运行,施工人员在变电站内打下10眼80米的接地深井,以煅烧石油焦炭浇筑,同时从山顶沿着山势再打三眼,直通至山下,与土相接,确保接地降阻万无一失。
与用户同行,全心全意为用户服务
每到轮换班时间,平顺光伏领跑基地入口北侧的农家乐迎来最热闹的时光。来自光伏领跑基地的安装人员、管理人员、供电工作人员、村里务工人员……汇聚在这里,成了佛堂岭村百年未见的热闹景象。光伏技术领跑基地尚在建设期间就显现了它强大的经济效益。“在我们平顺的山上干活,太不容易了,给大家提供点家常便饭,一来二去都认识了,像一家人,大家吃好了,我也挣了钱。”老板小苏露出朴实的笑容。
“供电公司的同志们看着我们的项目从无到有,一点点铺开;我们也看着供电公司的变电站拔地而起,一寸寸接到大电网。”黎城光伏发电技术领跑基地的建设单位盈恒清洁能源有限公司工程师刘维举说,“我们真是相伴同行。”
在长治供电公司,刘维举的名字并不陌生,参与到光伏发电技术领跑基地并网攻坚行动的工作人员手机里都存着他的电话。长治供电公司发策、营销、调控、计量、信通等各专业人员全程与他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基地并网后,长治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关注依旧,定期为基地检查电器设备。
长治供电公司市场及大客户服务室工作人员鲍芳开玩笑地说:“大半个长治供电员工的手机号码都在刘维举手里。”
近年来,长治供电公司将提升客户电力获得指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重要任务,推行全局为客户的服务理念,受到当地用电客户的广泛赞誉。
江山如画,营商和谐,俯瞰太行山,长治光伏发电技术领跑基地光影闪烁,电流奔涌,以光伏电站建设带动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能源产业转型发展,构建多元化中高端现代产业体系,长治已“光速”起跑,大幕徐徐拉开。
本报记者 王龙飞 通讯员 傅鹏 史密琴 马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