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论 坛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问题的探析

  新的经济常态下,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实体经济去库存、去产能、去杠杆的影响下,导致商业银行的风险增多,商业银行的发展面临着诸多的机遇与挑战。而银行风险管理工作具有系统性,由结构组织、管理方式、内部控制等内容组成,商业银行应通过识别风险、防范风险,以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一、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特点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工作其特点如下:一是影响范围大。银行面临的风险比较特殊,信用中介、支付中介是商业银行的基本功能,银行在运营中会和市场的个体、组织产生联系,继而产生巨大影响。二是风险来源广。商业银行的风险,来源于内部、外部两个方面。其中,内部风险主要是管理不到位、部门职责不明确引起的,外部风险主要是客户引起的,但均会给银行带来重大损失。
  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组织机构问题
  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资本市场并不完善,银行的结构组织不合理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管理效率低下,表现在管理链条长、程序较复杂、执行力弱。二是行政色彩浓厚,存在决策层意见难统一、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扯皮等不良作风。三是缺乏对所有者、管理者和经营者之间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存在道德风险,易发生滥用职权现象,难以准确反映经营成果和风险管理状况。四是缺乏良好的信贷文化,贷后管理缺乏必要的重视,风险意识较为淡薄,极易增加不良贷款,影响银行经营的效率。
  2.技术方法问题
  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一方面是监督控制不到位,不仅内控效率低,而且员工考核方式具有行政化特点,难以实现风险控制目标。另一方面,我国银行的风险管理技术比较落后,还集中在信用风险、操作风险两个方面。以操作风险为例,工作人员大多依靠主观经验判断风险,缺少准确的计量数据,无法利用量化工具来计算风险。而现实情况是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还包括市场风险、声誉风险以及信息科技风险等,不同的风险需要不同的管理方法。而对于国际上广泛运用的分析量化和管理方法仅停留在引入阶段,还未能在实践中予以应用。
  3.管理人才问题
  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上起步较晚,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专业化人才仍较为缺乏,但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离不开专业技术人才,且新形势下对管理人员的要求高:既要掌握系统知识,又要接受专业训练,充分了解相关业务和产品,才能制定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然而,目前各银行尚未形成完善的教育培训体系,高校教育和银行实践之间没有紧密衔接,导致理论和实践相脱节,风险管理整体专业化程度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相比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改进措施
  1.合理建立组织机构
  科学完善的组织机构是风险管理的基础,结合商业银行的现状,必须对现有的组织机构进行整合改进,确保组织机构满足风险管理的需求。具体操作上,其一,采用从上到下的设计理念,实现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防范的一体化,整个管理工作由首席风险官负责,提高信息传递的时效性。其二,设置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商业银行的全面风险控制,对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进行规范、有序的动态管理。其三,建立风险管理决策的执行部门,对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价,建立健全风险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和化解方案。在各个部门内,明确划分责权利,增强风险防范意识,能积极配合风险管理工作的实施,降低风险发生率。此外,还应重视日常业务中良好信贷文化的培养。
  2.完善风险管理体系
  商业银行完善风险管理体系,首先要实行全面业务风险管理,兼顾表内业务和表外业务,不仅对重点业务进行管理,也要对其他业务进行管理。具体操作上,可采用ABC分类管理法,对主次风险点进行把控。其次要实现全流程控制,将风险控制工作贯穿在各个业务流程中,确保风险管理覆盖所有业务、所有流程,将事前调查、事中监控、事后评价相结合,尤其做好预警和反馈工作。最后要全视角考察,既要调查客户的征信记录,分析产品的竞争力,又要动态监测交易业务的变化,实现全面风险管控。
  3.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上,除了创新技术和方法,还应该加大引入风险管理所需的专业化人才的力度。一是从外部引入素质较高的专业化人才来指导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二是加强对已有人才的培养力度。针对现有人员,定期组织培训学习,包括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等知识领域,要求树立高度责任心,不断增强专业能力,满足新形势下的风险管理需求。三是变革现行人才聘任机制,优先选择有学历、有技术、有经验的人员,推动产学研相结合,将理论和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构建一支高素质、复合型的人才队伍。
  4.实现客户信息共享
  对客户的信息进行汇总分析能为银行的风险管理工作提供依据。但在信息收集上,要求监管部门做好组织工作,将企业有用信息传输到数据库中,保证信息的公开性、透明性,有利于银行共享信息。与此同时,也要对客户的隐私信息进行保密,防止损害客户的个人利益。企业和银行之间建立起信贷关系,银行可以共享企业客户的信誉资料,由此改变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问题,从源头上消除风险隐患。
  综上所述,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与国际银行业的发展水平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应采取积极的策略来有效管理与规避风险问题。根据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工作的弱点分析,应该合理建立组织机构,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实现客户信息共享,提高风险控制能力,推动商业银行健康长远发展。
  (作者单位:建行太原开发区支行)

闫向东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9-08-19期

  • 第2019-08-18期

  • 第2019-08-17期

  • 第2019-08-16期

  • 第2019-08-15期

  • 第2019-08-14期

  • 第2019-08-13期

  • 第2019-08-12期

  • 第2019-08-11期

  • 第2019-08-1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