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黑科技”缚住“灰犀牛”

  “现场工作负责人请注意,远程监控发现,作业人员手套有破损,请立即停止作业进行整改。”
  “收到,马上整改!”
  8月21日上午,在忻州供电营销稽查中心监控大屏前,督查人员实时监控全市当天三个营销作业现场,并通过远程系统向现场监护人员进行语音提示,及时纠正现场违章情况。
  今年以来,针对营销作业小微现场管控中的痛点和难点,省电力公司以“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为依托,研发了营销作业现场安全智能管控平台,并首先在忻州供电公司试点应用,给稽查人员装上了“千里眼”,让营销作业现场实现了可视化,借助科技“神器”,缚住了因容易忽视的“小问题”引发的安全事故“灰犀牛”。
  目前,忻州供电公司营销作业现场人员都戴上了智能安全帽。这种安全帽具有面部识别、视频直播、通话照明、紧急呼救等功能,通过与预警监控平台实时感知交互,实现了作业环境可视化、风险识别自动化、安全督察实时化功能,达到了作业现场安全风险精益化管理和全过程防控。
  “通过应用这项‘黑科技’,我们实现了现场安全可视化,让违章无处遁形。从6月17日平台试运行以来,已实时纠正违章行为89次。通过整改,人员安全意识明显增强,现场违章率大幅降低。”忻州供电公司营销稽查专责刘斌说。
  通过对营销计量、业扩、用电检查三大专业工作梳理,忻州供电公司将作业标准、流程进行细化明确,并植入到移动终端中,使之成为具有作业制定执行、任务单创建派发、标准化作业指导、到岗到位识别、违规单整改反馈、用电检查现场取证、档案维护等功能的智能终端,实现了线下标准化作业与线上业务全流程的深度融合。
  8月21日,繁峙供电公司城市班员工孟建军穿戴安全工器具、放好绝缘梯,准备开始当天业扩报装工作任务。一旁的监护员高俊生则手捧掌机终端,按照掌机上流程要求导工作开展。
  高俊生说:“这款掌机携带方便、操作简单,用上它不仅能省去以往繁琐的系统流程录入工作,更重要的是按照规范流程提示一项项进行操作可以规避安全风险,真正扭住安全‘牛鼻子’。”
  忻州供电公司营销专业负责人表示:“试运行两个月以来,平台共执行公司五个一线班组62个营销作业现场,阶段性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计划报送准确率、违章行为发生率呈大幅下降趋势。我们将通过实施营销作业现场安全管控办法,不断优化平台系统,促进平台应用尽快实现全覆盖,为公司发展奠定坚实的安全基础。”

本报记者 张剑雯 通讯员 马亚运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9-08-24期

  • 第2019-08-23期

  • 第2019-08-22期

  • 第2019-08-21期

  • 第2019-08-20期

  • 第2019-08-19期

  • 第2019-08-18期

  • 第2019-08-17期

  • 第2019-08-16期

  • 第2019-08-1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