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共享经济的推进,我国乡村民宿行业迅速升温。尤其是2018年以来国务院连续出台一系列相关利好政策,助力乡村民宿发展,加快其发展进程。
一、乡村民宿的特征
乡村民宿的定义近些年一直未厘清,直到2017年8月前国家旅游局发布《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对旅游民宿作出明确定义,并指出根据地域不同可将其分为城市民宿与乡村民宿。
由此可见,乡村民宿即为地处乡村和城郊的旅游民宿,那些地处城郊乡村的家庭旅馆、旅游客栈以及具有住宿功能的农家乐等都是乡村民宿的不同形态。
根据该定义并参考各省出台的地方标准可以得出,乡村民宿通常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乡村民宿大多是利用闲置家庭自有住宅,规模较小。第二,要与当地自然人文资源相融合,表现当地特色,带给游客深度旅游体验。第三,强调乡土气息和人情味,民宿主人参与游客接待,为其营造浓厚家庭氛围。
二、山西乡村民宿的发展现状
在各种鼓励民宿发展的利好政策推动下,山西省民宿行业驶上高速发展的快车道。2018年4月,根据民宿招商与投资、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的数据,山西省民宿仅593家。截至2019年8月,仅民宿第三方平台小猪短租的房源数量,山西省线上注册民宿已达5101家,其中乡村民宿545家。
从小猪短租的数据来看,山西省11个地市中,民宿总量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太原(2356家)、晋中(1390家)和大同(813家)。乡村民宿数量位列前三名的则分别是晋中(400家)、忻州(33家)和晋城(32家)。其中太原市城市民宿2353家,较去年同期民宿注册率高出248%,而乡村民宿仅3家。
由此可以看出,目前我省乡村民宿数量较少,且其发展主要依托周边的旅游景区景点。以晋中市为例,平遥古城乡村民宿312家,灵石县依托王家大院、绵山等知名景区而开设的民宿58家,乔家大院所属的祁县11家,三县民宿总数占晋中乡村民宿总体量的95.2%。
总体来看,我省目前乡村民宿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存在政府规划监管不到位,民宿本土特色不突出,服务质量普遍不高,品牌意识缺失等诸多问题,如何更深层次挖掘地方特色,开发精品乡村民宿,成就民宿旅游,山西还能大有作为。
三、山西乡村民宿发展的对策建议
加强政府宏观导向作用,加强民宿监管
政府在乡村民宿发展中应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宏观方面,应加强政府规划引导,为当地乡村民宿选择适当开发建设模式。古村落民宿尤其要注重古建筑的保护和修缮,尽可能保留传统建筑和民俗文化特色。进一步推进民宿政策创新,从资金支持、经营模式、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推进民宿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微观方面,构建民宿综合服务平台,为乡村民宿企业提供金融解决方案、行业基础培训和线下品牌活动等多方位服务支持。此外,重视乡村民宿监管,确保民宿合法性和安全性,规范民宿从业者行为,平衡各利益相关者间的关系,逐步推行乡村民宿标准化,并持续推进民宿管理体制创新。
凸显民宿特色,注重家庭氛围
深入挖掘乡村及其周边的自然人文历史资源,充分展现民宿特色。在民宿设计修缮过程中,融入当地文化元素,展现当地特有民俗风情。在民宿运营过程中,结合当地优势资源,在民宿院内推进一些特色项目,并定期增加或更新。也可不定期推出农活体验活动、当地特色农产品和工艺品的制作观摩、民宿活动表演等,让游客感受农村生产生活氛围,增加当地农民收入的同时,拓展和维护企业与乡村社区间关系。此外还可以设计山路户外活动或其他特色旅游活动,探索尚未开发的旅游资源。总之,通过各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使游客获得个性化体验。
在国家标准对旅游民宿的定义中着重强调主人参与接待,可见民宿对营造家庭氛围的关注和重视。由主人参与并带动的家庭氛围使民宿与程序化规范化的酒店服务相区别,也让习惯于冰冷僵化的酒店服务设施设备的游客感觉到质朴、温馨和舒适。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服务质量
乡村民宿大多处于偏远地区,当地村民是必不可少的服务提供者,但由于普遍素质不高,专业服务技能或缺,因而要重视员工培训。首先,良好的服务意识有利于服务质量的提高,因而要培养员工的对客服务意识,树立“游客至上”的服务理念。其次,做好服务技能培训,把握典型性、实用性和针对性的原则,就实际可能出现的服务问题的处理过程、处理方法及技巧等方面进行专题教育。
虽然民宿属于非标准化住宿,但提高服务质量仍然是乡村民宿企业进行市场竞争的根本出发点和着眼点。只有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水平,满足游客需求,才能达到游客满意,实现游客忠诚。民宿管理者要认真抓好服务规章制度建设,落实各岗位服务标准,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加强日常运营管理,关注服务接触过程,注重精细化管理。
拓宽营销渠道,重视品牌建设
互联网以其受众分布广泛、互动交流便捷、推广迅速高效的特征为交通位置不占优势的乡村民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乡村民宿企业应构建“互联网+乡村民宿”的营销模式,建设包括网站、微信、微博、手机APP等多渠道网络营销体系,同时借助第三方平台、互联网论坛等实现信息共享和线上销售。
品牌建设有利于乡村民宿企业的长远发展。在民宿企业发展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品牌形象设计,加强品牌宣传,树立鲜明品牌形象。通过完善的品牌管理,不断提高品牌辨识度和品牌知名度,提升品牌美誉度。(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文化旅游学院)
何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