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副刊是党报的一扇窗口,最能见证一张报纸的品质和趣味,也最能显示一座城市的文化个性与地域特色。一张成熟的党报文学副刊,应该是品种多样、体裁丰富,大小得当,交互穿插,文思笔运挥洒自如、情感理智交相辉映,载得动历史,盛得下现实,既承接传统,又引领时代,是文学爱好者和广大阅读者不可多得的一方圣地和精神家园。《晋中日报》副刊创办多年来,一直秉承这一副刊传统,突出文学性、思想性、新闻性、知识性、趣味性,栏目设置兼顾诗歌、散文、小小说、杂文、随笔、特写、报告文学、古典诗词、文学评论等多种体裁和不同主题,为文学爱好者和写作者提供了练兵阅世的平台。
一、以栏目固品种,确保每期副刊体裁多样。《晋中日报》副刊开设有《小小说》《潮头随笔》《潮头杂文》《鉴赏》《晋中笔汇》《开卷》等多个相对固定的栏目,每个栏目都培养了相对稳定的作者队伍,如以写小小说为主攻目标的王一武,以写随笔杂感见长的介子平,早已成了《小小说》栏目和《潮头随笔》栏目的当家花旦和主刀手,他们的作品拥有众多追捧者,已多次结集出版。《开卷》栏目,把副刊特有的文学性与新闻性有效结合起来,表达个体思考与识见,反映社会变革,折射时代发展脉络,无不给人以启迪。还有《马路见闻》这一栏目,以小见大,扬善击恶。这些既丰富了内容,活跃了版面,又增强了可读性,思想性和厚重感,雅俗共赏,确保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提升了品位,赢得广大读者的厚爱。
二、不定期开设一些新栏目,推陈出新,有效避免办刊过程中的僵化呆板,确保副刊活力。《晋中日报》副刊,根据不同时段的宣传需要或某位作者一段时期的创作取向,分别开设过多个栏目,如集中展示本土作家风采的《本土作家》以及《名家讲坛》《跟着古志游和顺》《行走三晋》《太原晋中年度诗人》等栏目,其主题突出、系列性强,不仅活跃了版面,丰富了内容,增强了可读性,也为副刊彰显个性、增添魅力,进而扩大读者面、提高跟踪阅读率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三、以采风创作活动带栏目,策划主题版面,突出副刊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历年来晋中市文联组织的各种采风活动,如“重走胡正路 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采风创作活动”、“爱上晋中聚焦晋中摄影文学采风创作活动”等作品,均在副刊上隆重推出,起到了很好的带动引领作用。近年来,晋中各地组织全省、全国性的大型采风创作活动频繁,《晋中日报》副刊抓住这类契机,积极参与,主动征稿,以整版或以栏目推出的连续三届“山西诗人看灵石采风诗作选登”“2017全国诗人和顺采风诗作选”“2018和顺七夕情诗大赛获奖作品选登”“2019和顺七夕文化古诗词大赛选登”等,让一大批活跃在全省乃至全国的一线优秀诗人的诗作集中亮相,副刊稿件品质大大提升,再加上编辑被好作品激发出来的热情,辅之以精美的版面编排,内容形式相得益彰,好评如潮,被关注度达到空前,为广大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四、围绕重大节庆纪念日和主题性战役、中心工作开展征文活动,策划诗文专栏、专刊,突出主旋律宣传。报纸副刊担负着引领时代、教化育人的责任。像“三八”“五一”“六一”“七一”“八一”“十一”“元旦”“春节”这样的节点,《晋中日报》副刊都要有所体现,有效地烘托了氛围,张扬了正能量。特别是通过开展《我和我的祖国》《我与改革开放四十年》《纪念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这类征文活动,对引导调动广大作者关注时代、关注历史、关注生活、热爱家园的热情,书写美好篇章,有着积极的效果和影响。
五、有意识地增设地域性栏目,彰显副刊的地域特色。《晋中日报》副刊以述写晋中风土人情和晋中经济社会发展中心生活为主的《晋中笔汇》栏目,就是一个成功的例证,该栏目不限题材体裁,内容鲜活,风情独具,赢得了本土读者的喜爱和域外读者的关注。除此以外,像《本土作家》《跟着古志游和顺》等短期性的栏目,以及集中展示各个文学社团作品的临时性栏目,都很好地彰显了地域特色。
六、适当开设一些小讲座栏目,传授交流创作技艺,有效提高广大作者及文学爱好者的阅读鉴赏力和创作技能。当下是一个全民写诗的时代,面对广大作者的创作热情和参差不齐的创作水平,有必要给他们提供一些写作技巧上的指点或者交流探讨。为此,《晋中日报》副刊在原来开设《鉴赏》栏目的基础上,正尝试开设《诗词小讲座》栏目,约请在古典诗词研究创作上有深厚功力和一定造诣的诗家每周一讲,这一设想已得到有关专家的首肯和支持,现已征回四期讲稿,分别是《诗人的家国情怀》《物象、意象和意境》《破题、切题和离题》《漫谈诗家语》。这一栏目的推出,将成为《晋中日报》副刊创新栏目实践上的又一力举。 (作者单位:晋中日报社)
郝俊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