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晋周刊

资本,看上山西什么?

  • 省城大街小巷各种投资机构云集。 本报记者 王昕 摄

  •   最近记者连续参加了几个会议。这些会议都是和投资有关:有的是基金公司入晋,邀请同业座谈的;有的是讲股指期货投资和风险管理的;有的讲筹码分析和外资持仓变化分析的;还有的讲上证指数格式化程序交易的法则等等。
      无论是入晋投资公司、证券公司还是期货公司,记者发现一个信息:资本对山西有兴趣。
      资本,看上山西了吗?看上山西的什么?

    资本看上山西了吗?

      对于记者的这个问题,很多受访者的第一句话直接就是“资本看中山西了吗?”
      用一组数据说话。
      截至2019年8月30日,山西省有上市公司37家。最高时是38家,今年1月29日借壳太工天成的盛和资源把注册地从太原迁到了四川。此外,注册地在山西但是业务主营地不在山西的还有好几家,借壳大同水泥的当代东方在北京,借壳关铝股份的五矿稀土在江西,借壳太原刚玉的英洛华在横店,借壳天龙股份的山水文化在深圳,还有狮头股份最后未敲定谁家借壳,实际控制人已经变了。当然,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说,在哪里做业务都行,最后资金是要汇总回注册地的,哪里能挣钱就去哪里,回到山西就好。就像晋商一样,分号开遍亚欧大陆,最后的财富回到山西各个大院。
      我省主板上市公司比较少。别的板上市公司也不多。山西新三板挂牌企业目前是84个,最多时89个,这是一个动态数据,有挂牌的也有被摘牌的。今年开始摘牌的多。
      期货公司目前山西本土有3个期货经纪公司,分别是三立、和合、晟鑫。此外,还有29个省外期货公司的分支机构。
      基金公司目前山西注册的有59个,其中私募股权49个,私募证券10个。
      山西证券业本土企业有山西证券和大同证券,外省入晋证券公司60家,全省一共有营业机构230个左右。
      截至目前,我国进入场内沪深交易所市场的企业共有3695家,进入场外新三板市场的企业共有9327家。全国34家区域性股权市场共有挂牌企业2.75万家,展示企业10.32万家,托管企业7166家,累计实现融资10020.48亿元。山西股权交易中心共有挂牌企业266家,展示企业1508家,托管企业539家,帮助企业实现融资近百亿元。
      上述山西企业的数据,无论企业数量还是业务成交量,排名都比较低调。看上山西的资本与本地资本和别的省市相比,确实不算特别多。

    资本看不上山西什么

      虽然山西人几百年前是中国最早玩资本的,但是今天的资本看不上山西。诸多在山西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堪比资金抽水机,山西资金持续外流也是不争的现实。其实,这几年很多银行的总行和山西省政府乃至各级政府都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投资额都是以亿元论,不过投向的都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项目,活跃经济的创新型的中小微项目不多。
      资本看不上山西的什么?
      记者采访了一些投资界人士。
      郝海林是德正资本在山西的分支机构——山西德正科嘉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他认为,资本在山西不太活跃有几个主要原因,其一是山西企业项目标的有限,产品不丰富。投资人来一次只能看一两个项目,几乎没有挑选余地。与其这样还不如到河南河北乃至陕西等地,项目多种类多选择余地大。其二是山西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自身不规范,相当多的企业没有完成股改,企业家对股权很敏感,认为自己必须说了算,使得投资者衡量再三,考虑到以后的方方面面问题,项目再好,也会放弃。其三是在山西虽然有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但是资本投入要看到未来的产出,目前很多产业在山西没有形成产业链,成本较高。其四还是山西的投资环境,咱们能做到的人家早做到了,而且服务意识、效率等方面都比山西好。同等情况下,不选择山西很正常。
      杜鹃大学一毕业就进入了投资行业。她告诉记者,她在基金公司接触的投资者中,没有一个向山西投资。风险大是主要原因。作为投资人尤其是私募基金的投资,在山西处境比较尴尬:投大型国企的项目轮不上,都是有政府背景的公司才能做;投中小微企业的项目,感觉山西项目有优势的不多;做长期的股权投资要5到10年,政策导向、国内外市场变化的不确定性因素太大;短期投资能一年见效收回成本并盈利的项目,似乎很难找到。
      甄山是一个深圳券商在山西营业部的负责人。公司有很多投行业务,但在山西的投资项目做成的很少。也许是距离遥远,也许是不了解山西的具体情况,山西项目尤其是煤焦铁项目只要一报到总部,直接否定,一点儿机会都不给。次数多了,他们也没热情再报山西项目。甄山说,总部对山西感兴趣的就是旅游项目,结果乔家大院一降级,又放下了。甄山告诉记者,“券商内部对各个省都有评级。山西的级别比较低,只能作为销售端销售产品,其实就是拿山西的钱支援了别的地方建设。”
      即便很多资本看不上山西,但是资本也在进入山西,说明山西还是有吸引资本的东西,只要抓住机会,就能带来各方面的改进。对这一点,郝海林、杜鹃和甄山都深信不疑。

    资本看上山西的什么

      “山西是老工业基地,有发展工业的基础;山西不缺经商文化和基因,历史上就有产业基金。山西发展慢是因为资源太好,曾经躺着就能赚钱,忽略了创新,放慢了对科技的追求、对技术的追求。”8月23日,谷银国际投资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刚这样对记者说。
      马刚和同事们刚在晋中市考察了一圈。马刚认为,北京有很多创新企业和创新技术需要落地,到哪里落地?既要和北京距离近又要有比较好的工业基础,山西就是不错的选择。山西的发展需要技术更新,增强创新能力,让技术成为生产力,正好和北京的技术落地互补。
      谷银基金董事、总经理洪少华告诉记者,公司是专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机构,一直以资本助力科技创新为使命。在山西的业务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资本投资,寻找山西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另一部分是以精密铸造为行业切入点,投资布局精密铸造智能工厂建设示范引领企业。山西的机械设备制造业比较完善,而且电价便宜,公司已经和有关部门接触,商讨下一步进展。
      山西发展多年的全产业链工业体系,低廉的电价是投资实体企业的资本看中的优势。其实,山西也有很多技术创新的新型企业,吸引了资本前来。郝海林说,很多年轻企业家已经知道运用资本,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家们,更受资本青睐。
      李翔是一名九零后创业者,他所在的龙翔科技研发的智能信息服务系统是基于卫星系统、无人机系统、人工智能大数据演算的综合服务系统。公司先后获得中国创青春创新创业和中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铜奖、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电子信息组总决赛优秀企业等奖项,也是山西在该行业分赛内的最高奖项。在全国比赛获奖后,一般资本就主动找过来。公司已经进行了种子轮及天使轮融资,都是省内资本投的。新近的项目分别在江苏、海南展开,得到雄安新区认可。公司正在进行新一轮PreA轮融资,已经确认的部分跟投机构都是省外资本,估值人民币2亿元。
      可见,有好的项目尤其是行业内的先进技术项目,各方面条件适合,公司法人治理和股份制改造比较到位,资本就会寻着“味儿”追踪而来。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9-09-03期

    • 第2019-09-02期

    • 第2019-09-01期

    • 第2019-08-31期

    • 第2019-08-30期

    • 第2019-08-29期

    • 第2019-08-28期

    • 第2019-08-27期

    • 第2019-08-26期

    • 第2019-08-2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