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灵丘采访时,偶遇张平老人。
8月27日上午,记者从刁泉村返程的路上突然晕车,于是就在一处有音乐喷泉的地方停了下来。下车后看见一棵大树下一圈老人围坐在一起打牌,一旁石阶上两位老人在乘凉。记者走过去坐下来打算透透气,在和其中一位老人聊天时得知,这里是柳科移民新区,老人说她以前住的是一间低矮破旧的房子,四个月前刚搬进新居。
看见我难受的样子,老人热情地让我去她家里喝口热水,我一边跟着老人往她家里走,一边聊天。老人叫张平,今年77岁,是低保户,老伴已过世,现在她独自一人居住,身体不太好,常年离不开药,儿子也是低保户,吃药都是靠在北京打工的姑娘给买。记者走进老人种满鲜花的小院,进屋后看到,不太大的家里仅有的几件简单的家具一尘不染,饭桌上放了一碗葡萄般大的李子。老人端起来拧开水龙头边洗边说:“你看,多方便。哪能想到这辈子能用上自来水,现在的政策真好啊!”老人发自肺腑的言语,不正是我们常说的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吗?当问及一方水多少钱时,老人回答是3元,住这里四个月都吃了五方水了呢,话语里流露出些许心疼。不过老人又把话头转过来说,就这也可知足呢,买水吃不也是一样的花钱吗,这多方便啊,拧开水龙头就有水。看见炕上干干净净、叠得齐齐整整的被子,老人说那都是她捡来的,又拿出了洗刷的非常干净的两双鞋说也是捡来的。
歇得也差不多了,告辞时老人拿了一个塑料袋倒进来半碗李子非要让记者拿上,“晕车时吃一颗就管用。”这可是眼前这位贫困而又孤独的老人家里唯一的水果,实在不忍!老人硬塞到手里不让放下,一番好心实难拒绝。
“阿姨,这种野生的李子,平时在超市还买不到呢,我买点行吗?”“不卖!我又不是拿它来卖钱的。”,给老人钱时,老人说啥都不要。提着这半碗沉甸甸的李子从老人家走出来心情更沉重!临上车时,趁老人不注意又一次悄悄地把钱塞进老人上衣口袋里,不曾想却被老人发现了。这次,老人真的生气了,急得面红耳赤眼圈发红:“不该拿的钱、不能拿的钱一分都不要!”
坐在车上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帮助别人也要懂得照顾别人的自尊心,恰恰是我这种所谓的“同情”伤了老人的自尊。张平老人虽然贫穷,但穷的有志气,活的有尊严。
人是需要一种精神的。脱贫先立志,致富靠自己。从张平老人身上,既让我们看到了她身上蕴藏的美德和力量,也让人看到了扶贫攻坚取得最后胜利的希望。
张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