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太原市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0年)》发布,明确加快医疗健康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创新服务模式。到2020年,支持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政策体系基本建立,基础设施支撑体系逐步完善,医疗健康信息实现互联互通,医疗健康服务实现共享协同,智慧医疗、精准医疗逐步推开。
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服务
创新医疗服务模式。鼓励医疗机构应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拓展医疗服务空间和内容,构建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
优化预约诊疗服务。整合全市预约诊疗资源,完善网上预约诊疗服务平台,加快实现号源共享。到2020年,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全面推行分时段预约诊疗,三级医院预约时段精确到1小时内。
完善远程医疗体系。规范整合各级远程诊疗系统,全面推进远程医疗专网建设,实施远程医疗服务全覆盖。到2020年,实现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全覆盖,县级医疗集团面向全市基层医疗机构提供远程医疗服务。
改革医疗服务方式。通过“互联网+”手段,推进医疗集团内检查检验结果查询、互认,开展移动支付、出院患者床旁结算、门诊患者诊间结算等服务。到2020年,县域医疗集团健全信息平台功能,整合各类信息系统资源,提升县域医疗服务和管理效率。
创新“互联网+”公共卫生服务
构建网上公共卫生服务大平台。全面整合各类公共卫生管理信息系统,基于“互联网+”终端技术应用,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全程信息化、实时化。
构建公共卫生服务移动新平台。积极推广使用省卫健委建立的基于微信或手机客户端的免疫规划信息查询、严重精神障碍服务治疗APP系统,实现预防接种信息查询、提醒、通知公告、预约等服务全程信息化、实时化。
同时,构建妇幼保健服务信息系统、突发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在三级综合医院和传染病医院建立突发急性传染病症候群监测管理系统,加强患者信息共享、远程急救指导和院内急救准备,实现院前与院内无缝对接。
优化“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加快网上签约服务平台建设。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信息系统业务平台、管理平台和技术支撑平台开发建设,加强移动端应用开发建设和宣传推广。鼓励开展网上签约服务,为签约居民在线提供健康咨询、预约转诊、慢性病随访、健康管理、电子健康档案开放及检查检验结果查询、延伸处方、在线支付等功能。
加快网上签约服务能力提升。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数量、质量在线统计、监测、评估等功能,通过远程会诊、在线咨询等方式,加快提升家庭医生团队服务能力。
完善“互联网+”药品供应保障服务
规范药品网络交易监管及服务。按照“线上线下一致”原则,切实加强药品网络交易服务和销售行为监督管理,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和属地监管部门日常监管责任,保障药品质量安全。
动态监测全市短缺药品品种。依托国家短缺药品直报系统,动态监测全市短缺药品品种,做到信息共享,确保临床用药需求。
推进“互联网+”医疗保障结算服务
强化医疗保障服务应用。加快医疗保障信息系统对接整合。到2020年,二级以上医院普遍实现可通过移动支付等方式“一站式”结算服务。
扩大医保服务覆盖范围。继续扩大联网定点医疗机构范围,逐步将更多基层医疗机构纳入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将异地安置退休、异地长期居住、常驻异地工作、异地转诊人员全部纳入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
拓展医保监管系统功能。大力推行医保智能审核和实时监控,将临床路径、合理用药、支付政策等规则嵌入医院信息系统,严格医疗行为和费用监管,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同时,太原市还将发展“互联网+”医院管理,加强“互联网+”医学教育和科普服务,发展“互联网+”大数据应用服务,强化医疗健康服务质量监管,加快“互联网+医疗健康”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将所有医疗卫生机构接入平台。
本报首席记者 贠娟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