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论坛

浅谈如何做有温度的新闻报道

  当今,互联网已经走入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以互联网发展为依托的新媒体技术也全面融入新闻传播行业。纸媒、新媒体、广播、电视等各类新闻媒体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在挑战中寻找机遇,如何在竞争中吸引受众关注。在转型发展的新形势下,只有做有温度的新闻报道,才是媒体应对竞争的有效举措。笔者以自身十几年的从业经历出发,浅谈新闻媒体如何做有温度的新闻报道。

  做有温度的新闻报道,要融入真情

  一篇文章如何吸引读者,如何能够在读者的记忆深处留下深刻甚至永久的印象,真情是关键。最动人的话是真话,最有意义的文章是融入真情的文章。
  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之作《谁是最可爱的人》《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等文章,作者用真情实感采写新闻稿件,最朴实的文字,却能创作出最动人的作品。
  记者在新闻采访过程中,要对新闻事件赋予真挚的热情。笔者认为,好的新闻选题、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其本身就包含了一种新闻热情。
  在全面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进程中,今年8月份,笔者前往山西省临县碛口镇马家洼村进行采访。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马家洼村在脱贫致富的路上,三代人接力筑路,把一个基本上没有道路的村庄,修出了一条条通村公路、通沿黄公路。
  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学龄儿童,他们都为自己家乡的脱贫致富贡献力量。从新中国成立初期,村民们肩挑背扛,再到如今,第一书记通过互联网等方式众筹,终于打通了马家洼村的条条致富路。山西经济日报刊发了《马家洼村的那条路》,用平实、朴质的文字记录了脱贫攻坚道路上的艰辛和付出。从这一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做有温度的新闻报道中,新闻事件首先要感动自己,只要融入真情实感所采写的新闻报道,总会令读者动容。
  在如今快速阅读,甚至受众只进行读题的现状下,一篇新闻作品如何能够打动读者,新闻报道有温度才是关键。告别浮夸、真实准确,用心打造的文章才是好文章,没有套话、没有口号,做老百姓爱看的新闻,是每个记者应该长期追求的新闻态度。

  做有温度的新闻报道,要改变文风

  “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的,深刻阐述了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为我国外宣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新闻报道要能吸引受众,就要有温度,贴近受众,改文风成为新闻报道的落脚点。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用通俗易懂的传播方式,大处着眼,细微处入手,用默默温情将有温度的新闻报道传递。
  2018年4月19日,太原市杏花岭区中涧河乡谷旦村进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该区被确定为中央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100个试点县区之一,产权制度改革让乡亲们的身份从农民变为股民。
  山西经济日报刊登了《农民变股民,共走致富路》的文章,笔者避开会议性报道常规,从老百姓正在等待一个“新身份”入手,将这场会议性报道,写出了灵活性。把单调的文件,通过乡亲们的生活变化,用他们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更加通俗易懂,简单明了。
  这一案例告诉我们,新闻报道方式,可以通过思考和文风的转变更加贴近读者,更加灵活生动,伴随着接地气的温度。
  我们知道,要写“活”一个新闻人物不容易,要写好一个个新闻事件也不容易,要把新闻事件用带着温度的方式传播更不容易,这就需要记者把脚扎根在基层,用心去感知世界、感悟人生,才能让文风的转变更加有内涵。
  随着时代的飞速进步,新闻传播事业的现代化,必定会对新闻语言的使用提出更高的要求。无论是在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的新闻写作中,转变文风至关重要。我们在新闻报道中要简洁、准确,少用高度概括的抽象语言,少用模糊语言,说短话、写短句,尽量简洁直叙,避免曲折迂回,让受众很容易能够理解新闻所要表达的新闻内容,如此,新闻报道的温度也随之而来。

  做有温度的新闻报道,要倾尽“四力”

  “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宣传思想工作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没有高素质、好把式、真功夫是做不出漂亮的新闻宣传报道。
  “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四力”,对整个宣传思想战线提出了殷切希望,为提高本领能力指明了努力方向,也推动宣传思想工作开创新局面。
  笔者从事新闻工作十几年,深切地感受到“四力”在新闻宣传工作中的重要性。我们经常形容一篇优秀的新闻报道是“带着温度和泥土气息”。如何才能够写出这样的新闻报道呢,“四力”缺一不可。
  在路上心里才有时代,在基层心里才有群众,在现场心里才有感动和思考。今年8月份,笔者跟随援疆新闻报道采访团到新疆进行山西对口援疆采访。在短短一周的采访时间里,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时时刻刻贯穿于我的工作中。
  在昌吉58公里的216国道进行林木维护,韩宝琴一步一步地走完;山西名中医曹永年用一年多的时间让拥有38万人口的五家渠市设立了市级中医院;山西援疆10年,为贫瘠落后的甘河子镇再造了一座新城……
  这些就是有温度的新闻,如何才能把这种温度传递给读者?每一次采访,笔者深入一线,用“四力”去丈量、去思考、去记忆、去写作,一篇篇带着时代的温度,饱含着百姓期望的新闻报道才得以应运而生。
  习近平总书记以“四力”来作为对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的殷切期望和基本要求,也为我们在新形势下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做有温度的新闻报道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作者单位:山西经济日报社)

姚凡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9-12-17期

  • 第2019-12-16期

  • 第2019-12-15期

  • 第2019-12-14期

  • 第2019-12-13期

  • 第2019-12-12期

  • 第2019-12-11期

  • 第2019-12-10期

  • 第2019-12-09期

  • 第2019-12-0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