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钟放款、月息不到1%,仅需学生证和身份证。”类似的宣传广告相信很多人都看到过,近几年,校园贷已经成了违法贷款的一个代名词,由此可以演变出更多形式的非法贷款模式。那么大学生该怎么正确认识和预防呢?
贷款让借钱变得简单
“家里给的生活费够日常开支,但是想买点化妆品的话就肯定不够花。”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大三学生喵喵平时喜欢研究美妆视频,有时候会跟着美妆博主的推荐买几件,淘宝和京东电商平台的“花呗”“白条”加起来有几千元的信用额度。“我不会无节制地买买买,因为经济实力有限,买化妆品也是选择经济实惠的,不会透支到自己还不起的地步。”她告诉记者,虽然有时候“网购”会用分期付款的方式,但也会选择在自己能力承受范围之内,不会让自己有太大的负担。
不过,在校学生中既有像喵喵这样的理性用贷的消费者,也有很多超前消费的群体。记者询问了周边几十位高校在校生,虽然被“校园贷”套住的几乎没有,但每个人都看过这些宣传广告,也多多少少曾经有过向其借钱的想法。打开网络搜索平台,输入“贷款”马上就能跳出几万条相关结果,“免费快速申请”“当天到账、无抵押、无前期费用”“无需材料、全程手机放款”,每条宣传语虽然简单,但很抓人眼球。同时,公众号、手机APP等各种渠道的贷款广告宣传也是铺天盖地,出现的让人措不及防,只要下载个APP,用身份证注册申请拍照,就能快速放款,让借钱变得简单。
与此同时,这些贷款一旦背上,就变成了甩不掉的“地雷”。2016年4月7日,福建大四学生余某飞,自创青鸟创联的金融服务公司,骗取同学身份信息,在8家网贷平台上贷款,涉及19名学生,总金额70余万元。2017年11月28日,河南大学民生学院大四男生隋某从郑州某公寓26楼出租屋跳楼身亡,疑因深陷校园贷。今年1月,晋中警方打掉一个网络“校园贷”诈骗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4名,破获案件100余起。其中一名大学生为筹措资金做微商,从2018年9月至11月,通过微信联系到了某网贷商家,并通过该商家及其逐级介绍的下家贷款商,实际借款4600余元,而还款金额却高达19万余元。
……
由校园贷产生的巨额经济损失和人身伤害,引发很多悲剧的发生。
无形中变成“高利贷”
校园贷简单地说,就是在校学生网上提交资料、通过审核、支付一定手续费,就能轻松申请的信用贷款。那为啥校园贷成了很多人口中的“校园债”,看似轻松的贷款就是还不上?
“规范的贷款最起码应该对申请贷款大学生的还款能力、还款来源进行审查,以保证贷款安全。”华安证券投教基地讲师李培媛告诉记者,非法校园贷之所以受到很多大学生的青睐,主要是因为申请便利、手续简单、放款迅速。
举个例子来说,A向某网络平台借款10000元,约定12个月进行分期还款,月息0.99%。网贷平台的计算方式是:本金10000元,分12个月返还,每月本金是833.33元,月利率是0.99%,那月利息就是99元,每个月应该还932.3元,一年利息总额是1188元。
看似没有毛病,可已经掉进“陷阱”。因为正确的算法为本金10000元,分12个月返还,每月本金833.33元,月息0.99%。。第1个月实际应还利息:10000×0.99%=99(元),第2个月的月利息应该为(10000-833.33)× 0.99% =90.75(元),第3个月月利息是(10000-833.33×2)×0.99%=82.50(元)……那么实际应还利息总额是643.50元,而并非平台给出的利息总额1188元。如果按照网贷平台要求每月932.33元还款,倒算年化利率,已经高达21.25%。
表面上看,很多校园贷开展的是短期、小额的贷款活动,看似薄利多销,实际上不法分子获得的利率是银行的20-30倍,已经变成了“高利贷”。不仅如此,还有借10000元,扣2000元做咨询费、押金,实际借款8000元,利息却按照10000元收取;逾期未还,“利滚利”等各种“套路”的校园贷比比皆是。
为什么这些非法贷款都瞄准了大学生?“根据某贷款平台的数据显示,有六成的学生几乎完全不清楚校园贷款存在的风险。”李培媛表示,风险意识不强、虚荣心作祟是学生受骗的主要原因。此外骗子手段高也是一方面原因,通过用回租贷、求职贷、培训贷、创业贷等频频“换马甲”的方式降低学生的警惕心。
加强自我防范是核心
如何远离校园贷,认清其各种套路?“要通过正规银行申请贷款;要根据还款能力,适度借款;要认真查看借款合同内容;要按照约定用途使用贷款;要及时足额还款;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要攀比过度消费;不恶意拖欠借款不还;不盲目相信虚假宣传;不与网贷平台线下签约;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不参与诈骗、传销、非法集资等违法活动。”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征信管理处工作人员张星表示,要坚持做到“六要、六不”,拒绝非法校园贷。
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法律事务处工作人员梁丽坤告诉记者,首先要学会识破非法金融广告,选择正规金融机构。首先,合法金融机构一定要取得金融机构业务资质。仔细观察不难发现,不论是“e租宝”还是“钱宝网”,这些不法分子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缺乏相应的金融业务资质。之前在网上搜索到的不少P2P,比如板凳理财、民民贷、金联贷等,就是缺乏资质被监管部门清退的。总之,如果看到以投资理财、投资咨询、贷款中介、信用担保、典当等名义发布存款、信用贷款等内容的广告,一定多个心眼。其次要有合理的风险提示。一条合法的金融广告应当进行合理的风险提示,如标明“投资有风险”字样等。而非法金融广告则无视风险,明示或暗示保本、无风险或者保收益。并强调,关于金融产品的风险和收益,请牢记这句话:投资理财不可能既保本还有两位数收益。风险和收益成正比,高收益必然伴随高风险。一般来说,比较安全的投资项目收益是不会太高的。所以,如果有人承诺投资项目既保本,还有两位数,甚至三位数的收益,十有八九就是骗局。
“加强自我防范是防范校园贷的核心。”李培媛表示,一方面要树立正确消费观念。俗话说:有多少钱办多少事,有多大的肚子吃多少饭。在这里并非要拒绝消费,而是要拒绝过度的、超出个人能力的、不合理的消费。不要盲目攀比,学会调节个人心理。如果真的想买,请先赚钱后花钱,请勿贷款消费。另一方面尽量避免使用网络借贷工具。在线支付让人缺乏花钱的实感和界限感,各种著名的购物网站自带的贷款工具,更容易让人陷入贷款的循环,可能很多人的确先差一点点钱,又急需某些东西,就开始了“打白条”,尝到了方便后可能打的“白条”越来越多,最后连这些正规网站的“白条”利息都还不起。与此同时,要保持警惕、识别风险、加强防范意识。对虚假广告、校园地推保持警惕,加强防范,并且要充分信任父母和老师。实在有消费需求,又暂时筹集不到那么多资金,只要是正当原因,请告知父母。向父母借钱,总比向贷款平台借钱安全可靠。
本报记者 李若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