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间干净的羊舍里,挤满了160只肥羊。李玉彪是天镇县卅里铺乡范家屯村的贫困人员,妻子做过开颅手术,家庭一度陷入绝望。在村党支部的帮扶下,李玉彪申请到5万元扶贫贷款,开始养羊。“养羊是条出路,一只羔羊养一年后可以挣300元,100多只羊的收入挺可观。”李玉彪盘算着。
李玉彪摆脱贫困的故事,是我省脱贫攻坚的生动写照。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党的十八大以来,一场前所未有的脱贫攻坚战在全国范围全面打响。今年2月27日,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包括大同市广灵县在内的17个贫困县(区)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山西58个贫困县(区)实现脱贫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直面问题,方能攻坚克难
“大宁穷,大宁偏,大宁就在黄河边!大宁苦,大宁难,大宁西瓜大又甜!”这是十几年前,一位大宁瓜农编的顺口溜。除了“王婆卖瓜”式的自卖自夸,言外之意更多的是对贫困的无奈和辛酸。
如同“改革进入深水区,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大宁作为国家级深度贫困县,开始探索“赋权于民”。
2016年以来,大宁县招商引资入驻了山西新大象集团、山西大宁隆泰双创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山西鸿晋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仅该县曲峨镇道教村就有50多名村民进企业当起了工人,他们工作、种地两不误。村专业合作社还开了两处“农家乐”,村民和集体经济收入都大翻番。大宁县“赋权于民”的精准扶贫新路径点燃了众多贫困户对脱贫摘帽的坚定信心和对小康生活的希望。
2017年以来,大宁县在脱贫攻坚中践行新发展理念,走出了一条“生态脱贫”创新之路——购买式造林,在兴林增绿中让群众脱贫,实现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的互利双赢。何谓“购买式造林”?简单地说,就是由政府做好规划设计,贫困户占80%的造林合作社经过竞价和议标承接造林工程,与乡镇政府签订购买合同,自主投资投劳造林,成活之后,政府购买造林服务,树随地走,林权不变。
该县把购买式造林的成功做法,拓展到农村道路、水利、贫困村提升等领域,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把村民组织起来,承接工程,发展产业,实行自治。中央党校徐祥临教授评价道:“满足国家、壮大集体、富裕自己是大宁经验的精髓,是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重大创新。”
曙光在前,唯有全力以赴
“精准扶贫”理念,成为新时期扶贫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
在初春阳光照耀下,走在广灵县蕉山乡西崖头村沿河而建的水上廊桥,犹如来到了“江南水乡”,令人心旷神怡。很难想象,这样优美的画面,一年多前还是蚊蝇漫天飞、气味难闻的“臭水沟”,能有如此巨大改变,得益于乡村提升工程。垃圾清走了,淤泥清理了,消失了20多年的泉水又重新涌了出来。
环境的改善直接带动了产业转型。“西崖头村现在是我们重点打造的乡村旅游示范村,我们要在改善村民人居环境的同时,也让咱老百姓吃上‘旅游饭’。”蕉山乡党委书记傅锦魁说。
“让老百姓过上更加体面、更有尊严的生活。”面对农村基础条件差、农民住房历史欠账多的实际,该县举全县之力实施乡村提升工程和农村安居工程,把脱贫攻坚与美丽乡村建设融合推进,成功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候选名单。
在梁庄乡易地扶贫安置点,一栋栋楼房、一排排新居映入眼帘,好似城里的花园别墅。搬迁户程爱军说:“做梦也没想到能离开穷山沟,搬到政府给盖的楼房里住,这里就是我们奔向全面小康的新家园。”“十三五”期间,广灵县科学规划、精心选址,累计投资6亿元实施了7个乡镇48个村9500多人的易地搬迁工程,7个搬迁安置点建设昼夜施工,一排排明亮的房屋成为搬迁群众告别贫困的新家园。
为全面实现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生活好”,广灵县全面推动“产业项目、转移就业、资产收益”全覆盖,让搬迁群众多渠道实现持续稳定增收。
打好收官战,确保一个不落
脱贫是一场硬仗,必须要有啃“硬骨头”的拼劲和韧劲。回首脱贫攻坚的历程,贫困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贫困群众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干净整洁的大街小巷,整齐舒适的移民新居,以及让村民安心就业的服装加工厂,都让静乐县五家庄村在春日里呈现出一种和谐与温暖。一路走来,无论是村委大院里的“五家庄精神文明掠影”“十佳文明家庭”宣传栏,还是村里专门为老人们建的日间照料中心,都在无声地展示着这里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人心。村党支部书记李耀煊说,“这里将成为文明静乐的一张新名片。”
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正是最吃劲的时候。我省将以更大的决心、更精准的举措,众志成城、攻坚克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向全省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答卷。
一场前所未有的脱贫攻坚战,走出了一条具有山西特点的减贫之路。2016年,山西减贫57万人,实现首战首胜;2017年,3个国定贫困县、12个省定贫困县脱贫摘帽,实现再战再胜;2018年,17个国定贫困县、9个省定贫困县脱贫摘帽,实现连战连胜;2019年,16个国定贫困县、1个省定贫困县脱贫摘帽,实现决战决胜。至此,山西58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本报记者张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