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发布2019年考古重要成果,该所与省内外考古科研机构一起,全年完成考古项目65项,时间跨度从旧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其中发掘项目43项(含主动性发掘6项)、调查项目4项、资料整理项目13项、保护修复项目5项,共出版考古图书7部,发表各类文章93篇,为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和文明增加了一批新材料。
旧石器时代考古,重点围绕太原古交狮子河流域展开,调查面积约80平方公里,新发现旧石器地点95处,包括14处原地埋藏地点,丰富了山西旧石器地点的数量,进一步充实了山西乃至全国旧石器文化的内涵。
新石器时代考古,夏县师村、离石德岗、偏关天峰坪、保德林遮峪、大同吉家庄的发掘均取得新突破,临汾桃园庙底沟遗址、襄汾陶寺和兴县碧村龙山遗址的整理与多学科综合研究也有序推进。
夏商周考古引人瞩目,包括绛县西吴壁冶铜遗存、闻喜邱家庄东周墓、垣曲西窑东周墓、朔州后寨战汉墓、长治上韩战国墓的考古发掘与闻喜酒务头商代墓、襄汾陶寺北东周墓的资料整理。其中,绛县西吴壁二里头、二里岗冶铜遗存的发掘,为深入探索早期冶铜手工业技术及生产方式,乃至探索夏商王朝战略资源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入选中国社科院2019年全国六大考古新发现。
汉代考古包括长子庆丰、新绛西关两处汉代窑址以及太原东山、晋中榆次区、朔州后寨3处汉代墓葬群的发掘。两处汉代窑址及其附属设施保存完整,成组分布。其他3处汉代墓葬从西汉晚期、新莽时期延续至东汉早期,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组合基本相同,对于认识晋北与晋中地区汉代物质文化史、民族交流和融合史有重要价值。
唐宋金元考古,重点为晋阳古城苗圃建筑基址继续解剖、吕梁山区瓷窑址的调查、兴县西磁窑沟遗址的发掘。晋阳古城苗圃建筑基址,从北朝至唐五代不断营建变化,是目前晋阳古城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建筑基址,对进一步了解晋阳古城不同时代的城市布局有重要价值,也为研究中国古代都城发展演变提供全新材料。兴县西磁窑沟瓷窑址发现遗迹十余处,从北宋沿用至金,出土极具山西特色的釉下“柿色彩”瓷器产品,填补了吕梁地区陶瓷考古的空白,为研究宋金陶瓷手工业技术、经济模式和文化交流提供了科学依据。
“2020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将全面启动”考古中国:晋南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重要研究课题,启动黄河流域文化遗产考古调查,再为山西乃至全国文博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长王晓毅介绍。
本报记者王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