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互联网领域“原住民”的90后、00后们不同,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的人们是互联网领域的“移民”,各种大数据系统、APP充其量也只是用于网购、点餐和移动支付而已,还没有彻底融入到工作和生活中。
和很多人一样,记者手机里有不少软件,为了跟上时代潮流也为了方便,各种APP都有:用汇通启富看股票,用高德地图看交通路线和公交车,健康山西用于看病挂号,民生山西用于给老人领养老金注册,保险费查询有保险公司的APP,银行的有建行的三晋通和中行的手机银行,还有联通的手机营业厅、美特好的全球蛙。一句话,感觉生活都是由各种APP组成。
不过这个特殊的春节过后,有个APP是非下不可,要不就会寸步难行。
因为不会开车,记者日常工作多乘公交车,赶时间就坐出租车或者网约车。最近发现,乘公交车和出租车时司机都会说一声“看看你的健康码”。虽然知道有了健康码才可以进公共场所,但是因为嫌麻烦偷懒所以没有弄。司机问时只能不好意思地回答:“还没有下载呢。”司机一般都会提醒我“赶紧弄一个啊,要不以后不能坐车,不能进商场等公共场所了。”记者看到,一般年轻人都有了健康码,岁数略大的同志有的不多。
3月10日,山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从二级调整为三级,出行的人也比以前多了。记者观察到,几乎所有的公交车都在正对车门的投币箱和司机旁边的护栏板醒目位置贴有提示“请佩戴口罩,请出示绿色健康码”。看来,必须要有一个自己的健康码了。
有了健康码再乘公交车省事多了,先刷公交卡再让司机看看绿色健康码,顺利通过。坐出租车也是先给司机师傅看看,双方都有松口气的感觉。而且,下班回家时看到网格员对临时进小区办事的人、移动通讯公司修理人员等,都要求出示健康码,觉得十分安全。手机上社区居委会主任也通知大家,按规定复工复产的人员,除了各种证明外,也要出示健康码。看来,健康码确实是保护自己也尊重他人的一个工具。
你有自己的健康码吗?没有,赶紧下一个吧!
本报首席记者 崔晓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