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深度报道

恒山黄芪:浑源特色产业的“道地”滋味

  • 春风拂过塞外恒山山脉深处,满是新绿。

  •   地处塞外的浑源县恒山山脉深处,春意正浓,恒山南麓不少阳坡草已经泛青,和煦的阳光洒满山路。今春,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不少黄芪种植户、合作社“歇工不歇人”,在家中学习种芪知识,有的村民还开起网店,他们说,要让更多人了解恒山黄芪,感受“中华之宝”的美好。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恒山黄芪的关注度骤然提升。在国家第七版诊疗方案里,含有黄芪成分的“益气祛毒颗粒”“补肺健脾颗粒”等位列其中,一时间,从中药企业到南北药商,从专家学者到普通百姓,纷纷把目光聚焦到深藏北岳恒山的奇珍,订货电话、购买咨询接二连三。
      “咱这都是6年生的,品质绝对保证。”作为浑源县一名黄芪经纪人的赵贵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都很丰富。他说,黄芪被称作“补药之长”,已有2000余年的入药史,民间有“百本草”之称。恒山黄芪从明代大面积栽培,清代成为皇家直供药材,守护了无数人的健康。如今,它仍被广泛应用在药用保健领域,现有200余个制剂中含有黄芪药材。
      浑源县被誉为“中国黄芪之乡”,早在1500多年前的北魏时期,即有上恒山采黄芪入药的历史。宋代以后的医家始终把浑源黄芪视为正宗和上品,故有正北芪之称。
      近年来,中药材市场的振兴让浑源县看到了发展契机。从2016年起,该县扩大种植面积,本着宜种皆种的原则,集中联片打造精品黄芪产地,其中南山重点的5个乡镇,黄芪种植面积约21万亩。种在宜播地,熟在足年期,保证恒山黄芪成为同类中的上品。如今恒山黄芪远销东南亚、日本、韩国、加拿大、英国、美国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东丽珠集团、天津赛诺等知名药企常年订货;通过国家中药材协会种植养殖专业委员会优质道地药材基地认证,通过国家级中药材GAP认证;2014年“恒山黄芪”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7年4月浑源“国家黄芪种植和加工标准化示范区”正式列入第九批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
      “截至2019年底,全县黄芪种植面积28万亩,其中规范仿野生种植面积16万亩,野生抚育面积12万亩。随着种植量逐年扩大,保品质成为重中之重。浑源县的做法是“标准先行、管建结合。为避免芪农受经济利益左右,在种植过程中“缩水”,县里专门成立了浑源县中小药材发展中心、浑源县黄芪合作协会、国家资源中药材检测中心浑源站,共同承担黄芪产业的技术、管理服务,并先后与山西大学中医药现代研究中心、山西中医学院、山西农业大学等11家单位确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制定了《恒山黄芪地方标准》,从耕作、养护、收获等各个环节,细化考量指标,确保恒山黄芪品质始终如一。几年间,由专家和技术员组织的黄芪流动课堂走遍各种植乡镇的田间地头,手把手示范,面对面监管。
      在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该县实施了道地黄芪良种选育繁育及种子种苗基地建设工程,发展黄芪良种繁育与优质种子种苗供给基地3000亩以上,保证黄芪等中药材生产种源纯正、品质优良。同时,还与北京大学医学部、山西农业大学等院校的药学、农学专家合作,组建“恒山黄芪”种子种苗技术攻关团队,进一步以野生抚育的模式培育特优等级的大黄芪。
      “条长而顺,皮光色亮,粉性大,空心小”,每当遇到新客户,赵贵富总以这句话开场,语气里有着难掩的骄傲。目前有冲正芪、炮台芪、红蓝芪、正白芪、付白芪等多个品种,今天,黄芪已不单纯是浑源的特色产业,而是发展县域经济、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关键新力量。截至2019年底,全县从事黄芪种植、加工、销售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企业共424个,产品种类达50种三分之一的农户从产业发展中受益。2287户贫困户种植黄芪面积3.2万余亩,5200余户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入股分红等实现增收。
      “去年,俺村又新种黄芪300多亩,村民们一致举手同意。为啥,见到效益了。”浑源县沙圪坨镇乱岭关村党支部书记兼中太黄芪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许中太的账本上透着喜悦,不久前卖黄芪籽,共收入6万元。前几年种下的黄芪也快到采收期了,每亩纯收入达8000元左右,赶上好行情,每亩纯收入可达1.3万元。数字最有说服力,2019年,浑源全县黄芪产业总产值已达1.8亿元,占农业产值的5%。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0-04-12期

    • 第2020-04-11期

    • 第2020-04-10期

    • 第2020-04-09期

    • 第2020-04-08期

    • 第2020-04-04期

    • 第2020-04-03期

    • 第2020-04-02期

    • 第2020-04-01期

    • 第2020-03-3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