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保利精准扶贫让电子商务走进乡村——

河曲:农民“米袋子”变成“钱袋子”

  • 河曲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线下体验店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本报记者王媛 摄

  •   5月1日,记者在忻州古城看到这样一间特殊的店面——两侧门头分别写着“河曲上品”和“黑豆伴侣”,中间挂着“西口古渡”的牌匾。牌匾下,演员们正在表演着河曲民歌二人台,她们穿着极具地域特色的传统服饰,歌声悦耳动人,表演惟妙惟肖。路人络绎不绝,驻足观看,频频叫好。除了热闹的气氛外,记者还注意到门店里所售产品均为河曲县特色农产品,有河曲小吃酸粥、碗托、煎饼、麻花、盐干烙等,也有黑豆伴侣系列养生功能食品、有机富硒小米及富硒杂粮等。店面内外还有七八名带着口罩的工作人员一边提示游客避免扎堆,一边为游客介绍着河曲农特产品,并有印着“山西保利大剧院”标识的小礼物馈赠游客。
      这间店面是河曲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专门设在忻州古城的线下体验店,这几名工作人员来自山西保利大剧院管理有限公司营销中心,是被委派到河曲电商中心的营销帮扶团队。他们之所以来完成这样一项“特殊”任务,是因为河曲县是中国保利集团的定点扶贫县,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除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消费扶贫外,保利集团还将电商扶贫和文化扶贫列为重点帮扶举措,除帮助河曲民歌二人台剧目创作并在全国保利剧院院线巡演外,还重点帮助成立了河曲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截至目前,保利集团在河曲已累计直接投入各项扶贫资金2000余万元。
      据了解,该电商中心是根据河曲县委县政府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需要,服务于河曲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致力于推动全县农产品上行、工业品下行及电商扶贫的综合性公共服务中心,旨在通过整合当地农产品加工生产企业、农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等资源,搭建群策群力、资源互补、渠道共享的电商运营平台,并将合力打造推广县域公共品牌“河曲上品”。在中国保利集团电商消费扶贫系列举措的直接帮助和带动下,2019年入驻电商中心的14家企业累计完成销售额1200余万元。电商中心已逐步显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朱志国原是山西保利大剧院副总经理,今年3月,由保利集团外派至河曲县担任挂职副县长,也是保利集团派到河曲的第二任挂职副县长。他在调研工作中发现,由于河曲县历来存在着电商运营人才和市场营销人才底子薄的问题,河曲电商中心也一直被“引不来人才、留不住人才”的问题困扰着,尤其是专业营销人才的匮乏严重制约了电商中心农产品上行的高质量发展。为帮助电商中心先从短期入手缓解这些现实压力,再从长远可持续发展角度加以解决问题,山西保利大剧院营销帮扶团队进驻电商中心后,已帮助电商中心拓展完善其自媒体平台功能及内容,优化平面视觉及产品形象,分析农特产品市场受众拓宽宣传渠道,完善品牌CIS识别体系,梳理与规划品牌推广策略并将新内容导入电商中心现有运营团队;帮助策划并组织实施“寻黄河记忆·品河曲味道——河曲电商中心带您玩儿转‘五一’黄金周”忻州古城线下体验店特色营销活动。
      此外,保利团队还将山西保利大剧院的演出资源、宣传资源与电商中心的直播间进行内容与宣传嫁接,策划“保利河曲情·光彩‘艺’直播”系列云演艺活动,并于“五一节”后正式实施,让电商扶贫和文化扶贫深度融合,目标是实现“自媒体宣传+内容建设+顾客引流+产品上行”的一体化运营;制定营销培训计划,帮助电商中心及入驻企业进行营销人员专业素质提升培训。
      朱志国介绍,现阶段对电商中心的帮扶工作是以提升河曲电商品牌知名度、扩展平台影响力、塑造河曲新名片、创新电商营销举措、大幅增加粉丝引流、拉动农产品线上销售、尽快缓解农产品滞销压力为主线。接下来,除了进一步做好河曲电商中心核心竞争力的引导培育,推动河曲电商产业在电商中心的引领带动下做强做大,还将以保利集团“结合当地实际、结合自身优势、结合贫困户,探寻有效路径,培育特色产业,推动项目落地,确保用好每一分钱、出好每一份力、争取每一分效果,切实做到‘真扶贫、扶真贫’,让广大群众真正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红利与成果”的扶贫工作方针为指引,不断优化、完善、创新帮扶举措,深入探寻“源头治水”的精准扶贫新模式,真正将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与千家万户的小生产有效衔接,让农民的“米袋子”变成“钱袋子”。

    本报记者王媛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0-05-01期

    • 第2020-04-30期

    • 第2020-04-29期

    • 第2020-04-28期

    • 第2020-04-27期

    • 第2020-04-26期

    • 第2020-04-25期

    • 第2020-04-24期

    • 第2020-04-23期

    • 第2020-04-22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