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边错落有致的观景楼台上,乡亲们身着彩服舞动扇子或唱或说或舞;这边岸边的街道上,五六十号人伴着喜庆的曲子在迎亲,若不是看到有人手持话筒在高声地指导,路人还真以为是龙渠沟社区哪一户人家在娶亲。
其实,这是社区群众在进行实景演出排练!
龙渠沟社区是灵丘南山区红石塄乡的一个易地搬迁点。2018年,沟掌、龙玉池、边台村三个村的群众拎包乔迁此地。
“从走风漏雨的石头房搬进了新房,而且是楼房,这是做梦也不敢想的事!2019年我们顺利实现脱贫摘帽!我人老心不老,社区要发展乡村旅游,要排练节目,我自然不能缺席!”79岁老人孙建胡须花白,一个“缺席”的新词,引来村民的笑声。
“春节过后,我们社区人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行动,为发展乡村旅游做准备!社区地处桃花溶洞风景区,山好水好风景好,要做好旅游这个项目,文化就要先行!在县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邀请薛晋诞老师作指导,推出了民俗实景演出!”社区干部孙公社介绍。
龙渠沟社区实景演出以娶亲为主线,穿插了众多的生活情节。张有平、孙翠萍等六位大妈是社区的清洁员,她们有感而发,自编自演表演唱《清洁家园》,她们挥舞扫帚,开头一句“每天清晨我起得早,急忙来把扫帚找”,结尾一句“一把扫帚扫过去,迈出了小康幸福道!”动作到位,声情并茂,很是感人!“我们所有的表演内容,其实就是我们真实生活的表现,所以看了我们表演的人,都说我们演得好!”张有平笑嘻嘻地说。
一年之计在于春,疫情给群众的生活带来了影响,但不能阻止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实践!在红石塄乡上下北泉村,同样是一派忙碌景象,这个被誉为“塞北江南”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在疫情防控期间,同样在为旅游升级发力。上北泉村,在村南景观道北增设了展示铁匠、麻绳匠、剪纸、毛毛匠等非遗展区和打树花演出区。下北泉村集装箱营地增设了树屋、水系,改造了老池塘。“施工紧张有序,预计“五一”期间就全部竣工,到时游客看的玩的就又添新内容了。”村干部蔺保元乐呵呵地说。
本报记者张云 通讯员王鹏 马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