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市县新闻

王爱国:让小杂粮穿越大山走向全国

  王爱国是位高级农艺师,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多年的实践经验与技术技能的学习积累,使得他在农业方面称得上是绝对的专家。2015年退休后,王爱国一心想发挥余热,回到老家吕梁市离石区坪头乡后,他看到原本生活贫困的村民,荒废着大片良田进城打零工,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油然而生。
  从王爱国的专业角度来看,当地立体气候明显,积温高,无霜期长,且远离工业污染,是种植绿色小杂粮的绝佳之地。“何不成立一个合作社来组织村民一起种植小杂粮致富呢?”说干就干,在他的组织下,离石区爱家种植专业合作社终于正式成立。
  合作社的“落地生根”刚让王爱国松了一口气,合作社的效益不景气又让他揪起了一颗心。坪头乡农民靠基础粮食种植为主,对小杂粮的认可度低,不相信能卖出好价钱;坪头山高路远,收货的车往往不愿上山,销路受限,粮贱伤农;坪头乡小杂粮种植经验基本为零,没有专家指导,没有优良品种,产量只降不增。
  第一年的不景气让他损失惨重,赔了不少钱。他意识到干一番事业没有胆识和恒心是不行的。不吃一堑,不长一智。合作社运营管理还得结合本地乡情有创新。
  要提高农民的积极性,要让他们当“股东”。于是,王爱国深入田间地头,一家一家地劝说,给农民画好蓝图,说清规划。在他的带领下,当地农户把土地托管给合作社,搞起特色小杂粮种植,收购价也高了很多。有的农户以“土地”入股,成为合作社的股东,有的还再次返聘成为合作社的工人,除了获得流转土地的收益外,还能拿工资、分红。他说:“合作社的发展理念,就是以‘特’组织种植,以‘绿’确保安全,以‘优’占领市场,以‘质’引来客商,最终带动周边群众共同致富。”
  为了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增加产值,打响吕梁小杂粮品牌,王爱国萌生出了自己办加工厂的念头。在南庄村委的安排和帮助下,合作社利用村内旧的废弃小学建立了现代化新型小杂粮加工厂,并成功注册“坪头山”牌商标。
  截至目前,爱家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的品种有谷物、豆类、蔬菜等,主攻市场首先选择北京、西安、太原等消费能力高的大、中型城市。“加工厂投产运营后,还能为留守妇女和老人提供就业岗位,进一步增加村民收入,帮助他们实现小康梦。”王爱国补充道。
  产业有发展,政府的扶持少不了。今年,坪头乡坚持把有着悠久种植历史的小杂粮作为全乡的重要产业来发展,王爱国说自己恰好赶上这个好机会,一定会努力让小杂粮种植加工专业合作社,成为为乡政府组织贫困户抱团发展,助推精准扶贫的一条新路子。
  如今,坪头山小杂粮已经成为离石区坪头乡的符号,穿越大山,走向全国各地,成为全省小杂粮市场中不可替代的中坚品牌。

本报记者李全明 通讯员王燕华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0-05-10期

  • 第2020-05-09期

  • 第2020-05-08期

  • 第2020-05-07期

  • 第2020-05-01期

  • 第2020-04-30期

  • 第2020-04-29期

  • 第2020-04-28期

  • 第2020-04-27期

  • 第2020-04-2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