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药茶’区域公用品牌运营方面,有哪些规划?”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如何提升药茶的保健功能?”
“目前,药茶在中国茶叶市场中处于什么位置?药茶消费需求如何?”
……
如今,全省各地纷纷加快构建种植、采摘、加工、销售药茶产业链,让药茶产业成为产业转型新亮点、脱贫攻坚新支撑。山西药茶成为时下网络热词。为了推动山西药茶产业发展,5月15日,省科协、省专家学者协会等单位以《发展山西药茶 打造产业转型新载体》为主题举办了专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活动现场,相关领域的专家和药茶企业代表及多家媒体聚焦山西药茶的相关话题进行深入探讨。
药茶传统基于山西丰富多样的道地药材资源。山西可作为药茶使用的中药材从种类、数量到分布基础很好,潜力很大。在“山西药茶”区域公用品牌运营方面,省果业工作总站站长冯耀斌表示,相关主管部门已经从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强化基地建设、突出品牌建设、完善标准体系、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推进茶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等六个方面作了具体的前期规划。今后将组织媒体宣传山西药茶产业,加大投放广告力度,保持媒体宣传热度;对区域公共品牌统一策划,统一运营,制定品牌统一运营管理方案;开展线上线下推介营销,线上通过电商、直播带货等形式进行销售,线下以建设旗舰店、加盟店,进茶店,景区开设药茶专柜等形式营销;借助茶博会、山西品牌中华行、山西品牌丝路行等大型活动推广药茶,扩大山西药茶影响力,把“山西药茶”打造成继“山西小米”“山西陈醋”等品牌之后的又一特色农业金字招牌。
“茶的味道和药的功效合二为一,并在此基础上深度开发、创新,是时代的趋势,是历史赋予山西这一中药材大省的契机。”山西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省针灸医院副主任医师郭冠华认为,企业要确定一个系统标准,并要以山西茶文化为背景,实现“茶的味道”和“药的功效”;要关注药与茶的关系,关注单方药茶中所选原材料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复方药茶中配伍之间的关系。要提倡消费者应该懂得一些中医药常识,关注本人的健康档案,清楚自身的身体状况,针对性选择具有不同功效的茶饮。
省茶叶学会会长吴凤鸣认为,目前全省有上百家药茶加工企业,开发出连翘叶、沙棘叶、桑叶、红枣叶等单品茶和黄芪普洱、枸杞菊花等拼配茶200余款产品,山西药茶影响力不断扩大。山西药茶可以立足山西本地特色农产品市场,结合药食同源的健康理念,进一步走出山西,同时成为山西一张亮丽的名片。
省园艺研究所研究员王保明对沙棘颇为研究,他表示:沙棘作为药茶的一种,发展前景广阔。沙棘资源具有多种优势和亮点,具备了制作药茶的特质和条件。今年,山西花大力气打造山西药茶产业,政府的推动和政策的支持有利于沙棘药茶的发展。与此同时,沙棘药茶产业的发展还需要科技企业的积极参与,需要科研院所、相关院校专业技术人员和专家为其企业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山西主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易作为药茶企业代表,分享了沙棘产业的发展规划。目前,山西农业大学、国内科研机构、服务机构共建山西药茶产业研发中心、实验室、中试基地等科技创新载体,建立山西药茶产业绿色创新联盟等创新平台,开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阳曲县万亩生态沙棘药茶园将打造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和谐共生的样板示范案例,在开展山西沙棘药茶产业发展的同时,将和谐共生的生态系统与工业生产及工业观光旅游相结合,实现田园、生态、生产、环境、自然的和谐共生,最终在市场上形成数据化消费和体验式消费相结合的消费新模式。
本报记者李若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