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弃者终於无为(1),大贤(2)因上溯二帝(3)焉。夫曰弃井,是不能若尧舜之有为矣。尧舜固大有为者也。孟子因首举(4)之。且人苟不甘为自弃之人,将见奋发有为,何不与入尧舜之道哉?乃何以尽弃前功?无为竟在有为之士,而远追揖讓(5),稽古(6)若有则(7)古之心,彼世之自甘暴弃者,盍一缅中天之聖(8)而深长思也。
如掘井九轫而不及泉,若而人者,尚得谓之有为哉?尚得谓之有为,而可以祖述尧舜哉?當斯時(9)也,際(10)斯境(11)也,直谓之弃井可耳。
耕田凿井(12),尧之德化(13)如是也,今曰弃井,固不得与之一例而并论;浚井完廩(14),舜之至孝若是也,今曰弃井,又豈可与之等量而齐观?
猶为弃井也,彼不及泉而掘至九轫者可不慎欤(15)?且夫井亦何可弃哉!试观井养不穷(16),固未尝言弃井矣;井渫不食(17),亦未尝言弃井矣。今日猶为弃之,则是委靡不挀,前功竟废於半途;退缩不前,全力乃止於中道(18)。又安望(19)其今人与居,古人与稽(20)?於读书考道(21)之时,上而取法乎尧舜22哉?然而自弃者,固不可为尧舜也。然而不弃者,要必首推尧舜也。故孟子先念之曰尧舜。
允恭著克让(23)之美,温恭表允塞(24)之休(25)。使尧舜亦自弃焉,安能成其至德(26)乎?兹因弃井而念及之,觉(27)克罔(28)之念虑,不啻有天涯地角之殊(29);万邦有协和之化,四方来风动之休。惟尧舜不自弃焉,所以有此盛化也。兹因弃井而递及之,觉圣凡(30)之修为,不啻有山巅水湄(31)之异。
然则孟子曰尧舜,非欲弃井者知(32)所取法乎,盖性(33)之也。彼自弃者,虽不可几及,何不日起有功(34),孳孳(35)而为之也?试可进徵夫汤武(36)。
【题解】
出自《孟子·尽心·上》第二十九章和三十章。“犹为弃井也”是第二十九章的最后一句,“孟子曰尧舜”是第三十章的开头一句。这是古代考童生,出经书上的题目,往往力求隐僻,强截句读,割裂经文。这就要求考生必须熟读经文,才不至于闹出笑话。
【注释】
(1)无为:无所作为。
(2)大贤:指孟子。
(3)二帝:即尧帝和舜帝。
(4)首举:首先举荐、推荐。
(5)揖讓:本意指作揖和谦让,古代宾主相见的礼节。此处是指尧舜禹三位部落时代的帝王禅让帝位的事。这三位帝王能够名扬后世的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禅让制,尧让位于舜,舜让位于禹,举贤不举亲的做法让他们成为后世称颂的贤君。
(6)稽古:考察古代的事迹,以明辩是非道理。
(7)则:效法。
(8)盍一缅中天之聖:盍,文言副词,“何不。”缅,缅怀、追念。中天之圣:此指尧舜。
(9)斯時:斯,指示代词“此”。斯时即此时。
(10)際:到,接近。
(11)斯境:如此境地。
(12)耕田凿井:“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与我有何哉!”这是唐尧时的古歌谣《击壤歌》里的名句。意思是:太阳升起来,就起来做事,太阳落山了就休息。凿井取水饮用,耕田获取食物。皇家的权力与我有什么相干啊!这首歌谣吟唱出了生动的田园风景诗,诠释出农耕时代上古先民自由安闲和自给自足的简单快乐。
(13)德化:指以道德感化人。
(14)浚井完廩:浚,挖深,疏通(水道)。浚井即挖深疏淘水井。廪,即粮仓。相传舜的父亲(瞽瞍)和弟弟(傲象)都不是善良的人。他们想除掉舜,叫舜去修米仓(完廪),等舜上到房顶后,瞽瞍在底下放火想烧死舜;叫舜去挖深井(浚井),等到舜下到井底(瞽瞍不知道舜因事又上来了),就将土石填入井中。所幸舜都逃过了劫难。等到尧帝把皇帝的位子让给舜,舜和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仍然像以前一样恭敬地服侍瞽瞍。这个故事充分体现了舜的至孝的美德。
(15)慎欤:慎,谨慎,慎重。欤,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
(16)井养不穷:出处《周易·井》:“井养而不穷也。”即把水井治理保护好,则水源不穷尽。
(17)井渫不食:渫(xiè),除去,淘去污泥的意思。井渫就是淘井,把井里的污泥淘除干净。井渫不食,指井虽淘治,洁净清澈,但不被饮用。比喻洁身自持,而不为人所知。
(18)中道:中途、半道。
(19)安望:安,怎么,哪里。安望,即“哪里敢希望。”
(20)今人与居,古人与稽:(译文):儒者虽然和同世代的人共处,但他的志向却与古人相合。稽:停留,稽留。这句的意思是说,由于“弃井”,连一口吃水的井都没有,无论今人、古人都不会在此停留居住。
(21)考道:研求应遵之道。
(22)上而取法乎尧舜:意谓学子读书,研求圣人的学问道德,要把目标定在“尧舜”一样高的标准上。
(23)允恭著克让:允恭克让,出自《尚书·尧典》。允,诚信;恭,恭谨;克,能够;让,礼让。著,昭著,彰显。意谓彰显诚实恭谨,能够宽容礼让的美德。
(24)温恭表允塞:温恭允塞出自《尚书·舜典》。温,温和;恭,恭谨;允,诚信;塞,笃实。表,表扬、弘扬。意谓表彰、弘扬温和恭谨诚信笃实的美质。
(25)休:善、美好。
(26)至德:盛德,最高的道德。
(27)觉:感觉、感到。
(28)克罔:克,克制,战胜;罔,欺骗。即(诚信笃实的美好)克制、战胜欺骗、虚伪的(丑恶)。
(29)殊:不同。
(30)圣凡:圣,具有最高智慧和道德的。凡,平凡、平庸。
(31)水湄:水边,岸边,水跟岸之间的亦水、亦岸、亦草的地方。
(32)知:此处通“智”,聪明、智慧。
(33)性:人的本性。
(34)日起有功:每日都奋发不懈,终会取得成绩。
(35)孳孳:同孜孜。勤勉,努力不懈。
(36)可进徵夫汤武:进,到朝庭;徵,证明。夫,这、那;汤,商汤;武,周武王。这句话的意思是可到朝庭(拿商汤、周武王的事迹来)证明(这个道理)。
作者:佚名 整理、注释:张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