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电缆入地前,怎样通过体检才能让他们健康上岗?”“预防高压电缆起火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给它们穿上‘防护服’。”6月23日,在中北大学爆炸与燃烧国家实验室里,山西电科院设备状态评价中心党员与中北大学的教授专家团队围绕“高压电缆绝缘状态评估与差异化防(灭)火技术研究”开展联合攻关。这是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复工复产后,他们第9次来到中北大学实验室。
2020年以来,山西电科院立足山西电网技术支撑和科技创新职能定位,围绕“亮旗强电网”,实施“先锋领跑”计划,在科技领域深化“党建+”工程。该院设备状态评价中心党支部与太原供电公司电缆运检室党支部、中北大学研究生材料学党支部结对共建,搭建产学研联盟,为“先锋领跑”加速度。
在支部共建的“问需”交流中,山西电科院了解到随着太原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市区架空线路电缆化应用成为主流趋势。但电缆运行中进水受潮、绝缘老化及外力破坏等隐患,极易引起电缆短路故障引发火灾,严重威胁电缆及通道安全运行。为解决电缆生产运维中的这一困扰,山西电科院从防火产品入网检测、在运质量评估和防火效果研究等方面入手,编制高压电缆防火材料性能检测实验室建设方案,提炼出“高压电缆绝缘状态评估与差异化防(灭)火技术研究”课题,借助中北大学爆破和燃烧国家实验室科研优势,探索校企合作实验室共建模式,联合开展课题研究攻关,并申报省电力公司2021年科技项目储备。
科研预期成果将实现对高压电缆绝缘状态的准确诊断与评估,构建电缆通道火灾智能化监测与早期预警,有效提升太原城区供电可靠性。
向生产单位“问需”,向高等院校“借力”,山西电科院以支部共建为平台,搭建产学研联盟,调动产学研各方优势,强化协同创新,促进科技工作从生产中来到生产中去,提升了科技创新质量,促进电科院在技术支撑电网建设中当好先锋、跑在前列。
本报记者张剑雯 通讯员赵亚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