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同煤集团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草长莺飞、满目葱茏,一派生机盎然。登上公园至高点仰佛台放眼望去,驰名中外的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蜿蜒流过的十里河水、美丽而具有现代气息的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尽收眼底。
工作人员介绍,这座占地36万平方米,集旅游观光、煤炭科普教育、工业忆旧、探险体验、休闲度假、环境保护于一体的大型工业旅游公园,前世是一座年产百万吨原煤的煤矿——晋华宫矿南山井。
近年来,同煤集团在建设绿色矿山、合理开发利用关闭矿井工业遗迹,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上不断实践,积极探索转型发展路径。
随着煤炭资源枯竭,有着几十年开采历史的晋华宫矿南山井关闭退出。借助晋华宫矿毗邻云冈石窟的天然优势,同煤集团将这座关闭矿井变废为宝,充分利用废弃后的开采巷道、工作面,以及地面建筑物、空间环境、厂房设备等,倾力打造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
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的标志性建筑是气势恢宏的“大同煤炭博物馆”,馆内展区从煤的形成、开采、利用、文化以及同煤集团的历史沿革,让游客深切地感受到煤的“前世今生”,感受到中国煤文化的源远流长。
在煤炭博物馆一侧,已然完成使命的南山材料斜井吊车平台、南山斜井绞车房、百年绞车、锅炉房、压风机房、热风炉房、地面变电所、煤流系统等煤炭工业旧址和地面生产遗迹,作为矿山公园工业历史遗迹被完整保存下来,无声地向人们诉说着那一段火热的年代,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和教育价值。
“同煤集团把这些珍贵的近代工业遗迹保护起来,科学利用,并以文化形式传承下去,提升了资源型城市的文化品位,非常珍贵。”许多参观过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的地质专家十分感慨。
地面景点文化内涵丰富,井下探秘游则“煤味”十足。
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井下探秘游”项目利用井下废弃工作面开发而成,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探险性为一体。从400多米长的斜井入井,进入距地表300多米深的井下,游客可以体验穿矿服、戴矿灯、坐矿车、当矿工的艰辛与不易,同时还了解煤炭的形成、开采、利用历程。感受从原始采煤、炮采、普采、高档普采、综采到综合掘进,煤炭开采技术的发展变化和飞跃。目睹罕见的陷落柱、断层等地质构造奇观,领略煤矸石壁上雕刻的大佛神韵,品味煤文化与佛教文化完美融合的独具匠心。
2019年6月,同煤集团又对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的景区游客接待中心、大同煤炭博物馆、地面公共设施、工业广场、井下探秘游、办公区域六大板块百余个项目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特别针对井下探秘游“行路累、时间久”的问题,增加了斜井卡轨车、巷道观光电车,大大节省了游客的参观时间和体力消耗,在接待质量和承载能力上有了大的提升。
目前,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已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AA级旅游景区,被国际休闲产业协会授予“国际休闲生态旅游示范区”,被国际文化旅游推进会、中国旅游品牌协会、中国生态旅游发展协会评为“中国最具特色生态旅游目的地”,井下探秘游景区被中国科协命名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本报记者杨晓明 通讯员洪浪 胡延薇 杨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