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原产地证书自助打印以来,我单位大大减少了跑海关的次数,不仅签证便利了,企业费用也大幅降低。今年上半年,我公司共签发285份原产地证书,自助打印比率占到37.2%。”国药集团威奇达药业有限公司外事专员张倩菡说。
原产地证书自助打印是海关总署为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的具体举措。2020年5月11日起,海关总署在2019年原有15种自助打印原产地证书基础上,又增加了2种。“创新原产地企业帮扶制度”是山西省委省政府要求复制推广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制度创新经验(第二批)中贸易便利化的一项内容。大同海关第一时间落实海关总署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大力推广原产地证书自助打印在辖区企业落地见效。
在推进过程中,大同海关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将复制推广制度创新经验作为对标一流、促进体制机制创新和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根据辖区企业实际情况为出口企业拟定个性化“一对一”帮扶方案。在兼顾中小企业的同时,遴选出口龙头企业予以重点支持和精准帮扶,做到“大小”兼顾。今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进出口企业的国际贸易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大同海关急企业之所急,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密切关注企业复工复产情况,加强政策指导,及时向企业宣讲最新自贸协定原产地政策,提醒企业及时申报原产地证书。
据大同海关统计,截至2020年6月30日,共签发各类原产地证书485份,金额3211.12万美元,同比份数增加5.21%,金额增加7.23%。出口产品主要为医药原料、活性炭、石墨电极、农产品、机器零部件等,主要出口到欧盟、巴基斯坦、印度、韩国、东盟、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到6月底,今年大同海关辖区出口企业自助打印原产地证书,份数较去年同期增长39倍。”大同海关综合业务科科长姚宏介绍。
本报记者吕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