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12345热线“总客服”开创山西政务服务新格局

  您是否曾有这样的经历:想找某个部门咨询投诉,先拨打114查号台,找到相关单位总部电话,再转部门科室……整个过程繁琐复杂又虐心。
  如今,随着我省12345政务服务热线的上线运行,这一状况已得到改变。7月22日,记者从省政府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3月1日,全省统一的12345热线正式上线运行。其中,省级12345热线整合省直49个部门的51条热线,市级12345热线实现11市全覆盖,省市两级热线平台实现了互联互通,初步建立了覆盖全省、统一联动、便捷高效、保障有力的政务服务热线体系。自热线上线运行以来,省级共受理群众诉求事项12967件,已办结11527件,正在办理341件,办结率为88.9%。
  我省整合建设的全省统一12345政务服务热线,已成为便民高效、一号对外的全省政务服务“总客服”。

一号对外 开创政务服务新格局

  我省12345政务服务热线自上线以来,已成为联系百姓与政府的重要纽带。那么它是如何从小切口实现大突破,推动山西政府职能向数字化大转型?
  “整合12345,对于山西而言意义重大。一切都是从老百姓的角度出发,让百姓少打几个电话,只拨打12345一个电话就能解决问题。”省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党组成员、省政务服务中心党组书记、主任王拥军在发布会上表示,一号对外,进一步畅通政民互动渠道就是最大的民生。12345政务服务热线通过整合,解决各类政务热线号码多、群众不便记忆的问题,搭建了群众诉求一号直通政府的窗口,使群众只需拨打12345这一个号码就能解决相应诉求,切实让群众办事少走弯路、省时省力、方便快捷,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
  整合热线也更便于标准化便捷化为市民服务,首先要让大家打得通、方便打;其次打进来后要及时、准确、权威地解答问题;最后还要解决事情。通过整合建设12345政务服务热线,改革职能部门对群众诉求事项自我受理、自我办理、自我监督、自我评价的传统模式,由12345热线统一行使受理、督办、回访、考核等职责,各职能部门行使办理、反馈职责,实现了热线职能优化重组,提高了服务质量,保障了群众诉求的及时解决。
  同时,12345政务服务热线通过汇聚全省热线数据资源,进行大数据智能分析,形成专报,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使各级政府及时了解社会热点,对于解决民生问题,掌握舆情动态,应对突发事件,优化营商环境都有重要意义。

事事有回音 件件有落实

  12345政务服务热线最大的优势,一定基于最合理、最先进的制度体系。
  为了保障12345政务热线高效运行,我省积极推进标准化建设,加强热线管理,及时在多方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出台《山西省12345政务服务热线运行管理办法(试行)》,确定由行政审批服务管理部门以及各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主管部门负责对各级热线工作进行管理、协调、指导、考核。
  省政务服务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刘新才介绍,《实施方案》中明确了12345热线按照“应合必合、应接必接”的原则,分类整合各级各部门设立的面向公众提供业务查询、咨询、投诉、求助、公共服务、意见建议征集、民意调查等非紧急类政务热线。
  《办法》提出,12345热线工作要接受本级人大代表的依法监督和政协委员的民主监督,根据要求报送12345热线运行情况及各部门办理情况,并通过适当方式向社会公众进行公示,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综合运用系统督办、书面督办、专项督办、批示督办等多种方式,对承办单位办理情况进行催办、督办。通过全方位的监督和多种形式的督办,促使各单位认真履职尽责,确保群众诉求“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下一步,将会同绩效部门、监察部门、新闻媒体进行监督问责,对不认真办理、推诿扯皮,造成不良影响的单位和个人通报批评,视情况进行责任追究,将热线办理情况进行量化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中,加强社会监督,以此做到群众诉求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省市共建 一条热线管便民

  据了解,省级12345政务服务热线正式开通后,由太原市负责做好热线的接听、派单、回访、知识库建设等工作,受理事项涉及全省其他10个地市和省级49个部门。
  截至目前,太原市人民政府便民热线办公室共受理市民来电12967件,整体运行情况良好。其中,转接地市7151件,当场解答2817件,三方通话15件,转交省级相关单位办理2984件。
  太原市人民政府便民热线办公室主任代铭贤表示,按照《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做好省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相关工作的通知》中省级12345热线与太原市12345热线统筹合并建设的工作要求,太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领导亲自安排相关工作,市政府便民热线办公室迅速行动,加快推动工作落实,确保12345热线省市共建工作按时有序扎实推进。
  我省12345政务服务热线建立了比较规范高效的运行管理机制和督办考核机制。同时,《办法》对办理时限也进行了明确规定。对属于本单位职责范围内的事项,应在2-5个工作日内办结,并及时将处理结果回复当事人和12345热线;在5个工作日内不能办结的,要提前向12345热线说明理由并申请延期,一般不超过5个工作日;对不属于本单位职责范围内的事项,应当在收到1个工作日内将该事项退回12345热线,并说明退办原因,复杂、疑难事项可延长至2个工作日。
  下一步,将在省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的指导下,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各种流程和制度,加强平台管理,提升服务水平,加快转办效率,强化监督考核,确保12345热线省市共建平台高效平稳有序运行,实现“一条热线管便民”的工作目标。

本报记者郝薇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0-07-22期

  • 第2020-07-21期

  • 第2020-07-20期

  • 第2020-07-19期

  • 第2020-07-18期

  • 第2020-07-17期

  • 第2020-07-16期

  • 第2020-07-15期

  • 第2020-07-14期

  • 第2020-07-1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